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七公PK欧阳锋——金庸武侠的解读及启示(后续)

(2011-04-24 20:12:32)
标签:

洪七公

欧阳锋

金庸武侠

解读

启示

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当观赏停止、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周国平
 
 前段时间的博文《洪七公PK欧阳锋——金庸武侠的解读及启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edea00100qvdl.html,通过昔日两位哲学家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选择你自己,重新对《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做了解读。今天继续絮叨几句,了结启示部分,算是结案吧!
 中国自古都是“文史哲不分家“,通过解读部分,在金庸先生身上算是得到了验证。从“认识你自己”到“选择你自己”,读者认为金庸先生似乎也没有逃出西方二元对立哲学的窠臼,其实不然。“认识你自己”和“选择你自己”只是这一过程的两端,并非过程本身。就洪七公与欧阳锋的连日比武过招,以致最后“两手都无力气可斗”,有形的技艺、招数甚至连“唇舌式”的嘴上功夫也都尽为化去,正应了老子的那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损去现成的技艺、招数这些概念化、理性化的框架限制,硬生生地逼出了一个纯生发的切身领会的境域,在这种境域中,主客、彼我不分,而只有人的生存体验本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入其境而天机自张”,在那理性化、概念化思维的背后,只能是一个天机发动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任何语言、文字、逻辑思辨或技术理性,都无法达到和维系这种“心领神会”的状态,唯有无言的切身体己、直观体证方可。所以,本来瘫痪在地、难以动弹的洪七公忽生神力,一跃而起;所以,神衰力竭的欧阳锋陡然心如明镜,神智大清。
如果按照自然科学研究问题的套路,非要问个之所以然的话,我们不妨把这种纯生发境域以及在此之中的切身体己的状态勉强称之为实践情境知识,它不同于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在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我们会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以一定的方式存储在个体记忆中,成为个体的主观知识。当原先所谓的主观知识被论证为“放之四海皆准”时,就会以暂时固定的形态通过一定的媒介物被说出、写出、印出而出现在杂志、书本、图书馆或网络等环境中,这便是客观知识。自然科学在这两类知识的生产和运用上,可谓是得心应手。然而,还有一类实践情境知识,它蕴涵于典型世界中的人、事、物相互构成的场境之中,它不以人的大脑为载体,也不以客观思想内容的方式存在,而是以场境为依托,但也并不是仅指实践活动及其场境本身,而是一种主客处于若即若离的“天人合一”的相互构成之态。实践情境知识抛弃了现成化、体制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思维方式,涌现着人、事、物之间的切己的融合与对话,不乏有激情,但更多的彰显的是至高超远的宁静。人、事、物定格于其间,豁然开朗而致永恒。“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人文科学以追求生生不息的生活之中的实践智慧为己任,通过直观体证的方式恰好把握住了这种实践情境知识。于是,洪七公和欧阳锋“寓居于”这种实践情境中,一切有关生命意义或价值的答案浮出心头:洪七公参悟到了武功的最高境界,原来最了解自己的人却是自己的死对头,生逢棋手,知己难求,死而无撼;欧阳锋终于认清了自己,神智大清,往事在目,死得其所:试问又有什么能比像人一样地生活更有意义?
你热爱生命吗?请用自然科学武装你的大脑,磨练你的技术,建构一副强健体魄。
但请记住:生命决不等于生活!
如果你想领悟人生真谛,探寻生活意义,那就请放下你的大脑,带上你的心,用心去体证人文关怀!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房屋质量检测站


主营:

灌浆料;地基加固;房屋加固与改造;房屋检测;房屋完损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沉降监测;灾后房屋检测

欢迎来电垂询!

联系人:吉宗祥 138162181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日光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