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话】揭开诸葛亮众多的历史谜案

(2015-05-27 22:40:45)
标签:

文化

诸葛亮

躬耕

分类: 洞鉴古今·历史


        揭开诸葛亮众多的历史谜题

 

 

  若请您概述诸葛亮的生平,想必在坐的您一定会如数家珍: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家住南阳卧龙岗……这些我们熟知并被广泛接受的“标准答案”可谓流传甚广。然而,当我告诉您,我们所熟知有些的常识却不是定论,您会相信吗?而当我为您还原第一个事实真相时,您可能会为此大吃一惊:诸葛亮本姓“葛”。

  在裴松之引注的《三国志·诸葛瑾传》中,就对诸葛亮姓氏的演化作了相关说明。据裴松之注引《吴书》的说法,诸葛亮的远祖本姓葛,后随父致仕迁居,久居至琅琊诸县,依时世民风,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多有同氏宗亲投靠其门下。为有别于原土著的葛姓居民,使访客免费周折,迁居至诸县的葛氏名士(诸)葛丰,便在葛姓前加一“诸”字加以区别,故后辈子嗣延姓“诸葛”。虽说对上述之言已难以考证,但就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诸葛亮祖姓“葛”是毋庸置疑的。

  而除姓氏之外,诸葛亮的“躬耕”之所也曾一度引发学界的争议,一说在南阳(今河南南阳)的卧龙岗,一说在襄阳(今湖北襄樊)的隆中。

  声援襄阳一隅的学者们认为,诸葛亮因卧龙岗而得“卧龙”之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有“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之言,而此语正是引《襄阳记》之句,话本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的说法,而在襄阳隆更有《隆中对》为证物,由此确认诸葛亮躬耕于襄阳无疑。

  而所持证物相同但观点异同的学者则认为,卧龙岗现今在南阳,且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直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其实,莫说是距今更早的现世专家、学者们莫衷一是,就连清朝才子顾嘉衡在回答此问题时也不得正解,只能以“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之诗作罢。

  但现在学界有专家指出,诸葛亮应躬耕于襄阳,证论为载在《汉晋春秋》的一句话: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若以此推论,南阳(郡)应属荆州所辖;此南阳(荆州)非彼南阳(河南)。但此说法还有待史学家们地进一步考证,随着史料的不断丰富,真相也必将浮出水面。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而即将揭开的另一大谜题,则与诸葛亮的妻室黄氏有关。据说,黄氏虽聪慧过人,但却容貌丑陋,为时人所拒。但我在翻看大量史实后,终没寻到有关对其容貌只言片语的记述。而出现在《三国志》中的黄氏,也只有“黄发黑肤”这四字之言,若以此为据,盖棺定论,则显然不妥。其实,通过对黄氏容貌的概述描写,折射出的恰是古人对有才之人的敬畏,圣贤孔子的“七漏”像就是其最好证明。所以,诸葛亮家有“丑妻”之说属无稽之谈。

  古人以“三”泛指多,不知您对我以上分享的三则故事是否满意?其实,我们读史不应只图个乐,只有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以史明鉴”才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