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会把战略重地借给刘备?
建安十三年,震惊历史的“赤壁之战”大幕徐徐拉开。面对孙权刘备联盟的强大攻势,曹操败北。至此,孙刘联盟大获全胜,并占据主动。
挟大胜之威的刘备一鼓作气,收疆土,夺四郡,实力倍增,就连与其共为盟军的孙权也不得不让其三分,为大局,缔结连理,嫁妹于刘备。话说,刘备虽收复了江南四郡,但其战略要地江陵和南郡却归孙权所辖,心有不甘的刘备决定以联姻之名向孙权“借取”含荆州在内的要地三方,这一要求遭东吴大将周瑜反对,周瑜对孙权言:刘备,龙也,非池中之物。若把富饶之地交予其统管,待其壮大,则必将后患无穷。此言一出,开始还有些犹豫不定的孙权反倒固执己见,反其道而行之。在鲁肃协助之下,终将战略三要地借予了刘备。
至此,有读者生疑,周瑜的劝谏之言,怎么反倒助推了孙权借荆州三地给刘备的决断呢?
纵观历史,这些疑难已可以解答:原因之一便是由于曹操。曹操虽在赤壁一战中溃不成军。但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败在赤壁的数十万大军只是曹操万千大军中的一支,折损的只不过是袁绍及刘表的数十万降军,并未伤及自己本有的军备实力。换言之,三国时的曹操虽遭遇“重”伤,但并未对自己称霸天下的战备实力造成影响。凭借纳降的五六十万兵卒,曹操就可打一场大规模的战役,相比之下,孙刘联盟的军备实力就要弱小得多。
借刘备荆州等三个战略要地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东吴孙权为求自保。假若东吴执意掌管荆州、江陵和南郡,那势必就会在曹操和刘备的“内外”夹击下,作困兽犹斗。届时,非但护不住荆州等三郡,反而使人心尽失,助力曹刘两家的战略互惠。到那时,刘备必将起兵哗变,内外合围孙权,若真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若将三郡借于刘备,一则顺水推舟,使刘备忠于联盟,以便共筑大业,二则,由此一来,曹操必将视刘备为头等大敌。自己虽难逃干系,但也可在此夹缝中有喘息之机。当然,孙权虽不愿刘备壮大,但出于无奈,行此事也不失为是权宜之计。
原因之三,东吴将荆州等三郡借予刘备,必将省维护之心力。让刘备整治、防御荆州等三郡,其必将精心维护,无形中又平添了一道御曹的屏障。一旦战事兴起,刘备定会与曹操殊死搏斗,而江东此时再来收拾残局,就可尽享渔翁之利了。再者,若东吴之兵镇守荆州,将士水土不服,必将无法作战,易弱化其战斗力。若战线托至过长,粮饷供给的运送与分发也会成为一个最大的障碍性问题。再有,借荆州等三地给刘备,还可以牵制功高震主的心腹大将周瑜,不使其恣意妄为,谋东吴之高位(继孙权之位)。由此想来,孙权借荆州等三地给刘备,也真算得上是明智之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