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总是防着司马懿?
关于司马懿,曹操对他有一句评语: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辅之与兵权。
那曹操为什么说司马懿“鹰视狼顾”呢?原因是曹操与司马懿的第一次见面,曹操就有所察觉到了司马懿的才能。曹操利用各类手段,通过征召、推荐、纳降、强迫等方式,终于迫使其归顺。“厚黑学”可谓被曹操发挥到了极致。别人可能不屑于做的事情,但慧眼识珠的曹操未必依次行事。所以,他的“厚”也就在于此。但凡天下奇才皆为我所用,不依附于我者,宁将其杀之,也绝不会为他人所用,这是曹操的“厚黑”之“黑”。三国演义有袁绍和曹操的一段对话,袁绍说,吾南有黄河,北有河北、辽东,地广人多,可以征讨天下。而曹操却说,天下的人才和智谋之士,都聚在我的掌控中,无论出战与否,皆不会输。而事实也正因如此,曹操用“周公吐脯”做典,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夙愿。
当曹操第一次与司马懿见面,曹操用手一点,言道:司马先生,请往后看。司马懿不解其意,继而回身后望——那后面什么也没有。
当司马懿转过头来,只见曹操的双目炯炯而视恶狠狠地看着他,而后放声大哭,口中言到:你果然有狼顾之相。
那何为“狼顾之相”,简言之,“狼顾”就是狼在回望时,不动身体,脖子转而半圆状。因为狼生性多疑,行走时无刻不瞻前顾后,左右环顾,因此常用此做比敏感多疑的人。在曹操眼中,司马懿颇具狼性,有“阴谋篡权”之心。当然,曹操还尚难肯定司马懿就是日后“篡夺”江山之人,否则,司马懿也活不过当朝。曹操原意是想用此话来震慑司马懿,使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它日后的司马懿已背离了曹操的初衷。
曹操对司马懿防范的重要之举莫过军政要务。司马懿从丞相府文学掾之职过度到太子中庶子之位,辅佐太子曹丕提点国事。这本来也不至于引起曹操的疑心病。但问题是:太子曹丕对司马懿过于亲密,使曹丕对司马懿言听计从,倚为臂膀。这一切被当世第一奸雄曹操看在眼里,司马懿的“狼顾”之性,又有“雄豪”之志。他唯恐曹丕将来被司马懿所牵制,最终成为“司马氏”掌中的傀儡皇帝,将曹操的苦心基业毁于一旦,所以曹操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这句话旨在提醒曹丕要对司马懿备加防范。后来曹操对所梦“三马同槽”生疑,问谋士贾诩是凶还是吉?贾诩这回也走了眼,言: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曹操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为日后埋下了祸根,一代奸雄曹操万万也没想到,司马懿父子最后成了曹、孙、刘三家的“掘墓人”。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灭了蜀国,孙子司马炎灭了魏吴两国,建立了晋朝,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