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612e981eg9b85d9bd2a06&690
俺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市郊,记忆中印象至深的便是大街小小、家家户户红红火火过新年的景象,这也便是在俺阔别故土近五载后,拼凑着对故土的支零感激之情。
按古训言: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张罗着过年便由小年(二十三)这一天就开始了。至此,便有了十足的年味儿了。俨然是聚涌的人流构成了春节文化的街景,凭小贩的吆喝,买家不绝如缕的还价儿嘈嘈之声在车水马龙中杂烩。其间,您甭考虑会有人埋怨道窄难行,彼此间的“退让”,使得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和谐,想罢,“借过,劳驾”可能是当时过年期间仅次于贺词外,被使用频率最多的当红热门词汇吧!就这样,盼着盼着,春节终于“呼之即出”。穿着漂亮整洁的新衣服,带着孩子所特有的率真的笑,去喜迎亲戚宾朋。但凡是大大方方地向长辈们问好,诱人的压岁钱就会牢牢地被俺攥在手里,示生命为之捍卫。
然而,过年也是有讲儿的,诸如一些有晦意的词句便是要在正月里明令禁止的。如是真的冒犯了,那用草纸净口的习惯便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了。恰好,饺子也出锅了。热腾腾地飘着水汽夹着水饺的鲜香,被送入到了口中。咬开,汁水翻滚而来,这时,您足可以想象一下似神仙一样的日子,保不齐,吃到的饺子恰好是那个新年的宠儿,整年的幸福、健康、顺利、快乐将团团地将你围住,让您插翅难逃。祈福着新一年的到来,急切聆听着新年的钟声,清彻而洪亮。
坐在尽可能看到满月的位置,看着绚丽的烟花,傻傻的笑,然后祈盼着第二天朝阳的诞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