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宇宙世界人类(7)社会发展说

(2024-09-18 15:48:47)

宇宙世界人类(7

 

社会发展说

 

社会发展也像“宇宙时间”一样古往今来,对之茫然,很难说得清楚,只能顺其自然发展,待实现了后才能看得明白,是很难预言的,理想的东西实现了才可证实它,才晓得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古人早在千多年前就有“小康与大同”之说了,小康是可以靠努力争取得到的,理想只是一种期望,但生活中没有理想也不行,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也就没有发展。不发展了,这社会就终止了死亡了。宇宙的发展规律是这样,任何在宇宙中存在的事物都是一样的。

美国19世纪公布了“宅地法”,解放了农奴,农奴一旦成为自由的农民后生产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开垦出很多农田,成为高产的农业国,尤其小麦供应到全世界。

有了农业这条强劲的腿,很快就发展到工业国。社会也由平静的农庄田野生活,很快进入到繁闹忙碌的工作与生活,富裕起来后,欲求也增加了,买房、装修,买车、办证、维修,……不像它们的主人倒像是它们的奴隶,要拥有它够你忙一阵子的。于是“房奴”一词就出来了。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力快速发展了,生产关系——分配、所有制没有跟上,于是就发生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状态出现了非正常的生产过程状态——企业因产品卖不出去而破产,另一方面工人因失业而没钱消费,产销这样恶性循环着。1929年和2008年是最大、最典型的两次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其实,美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快速进入鼎盛的工业国时,就出现了一个对繁闹工业国有异见的哲学家梭罗,他为此写了一本哲学名著《瓦尔登湖》,学界称之“一本静静的书”。此书描写梭罗他回避繁闹的工业城市,独自到瓦尔登湖,自力更生用斧头修起一个小木屋,居住了两年,体验清静寡欲生活的愉悦。他写道:物质生活应当简单简单再简单,精神生活应当丰富丰富再丰富。他从人生哲学层面是主张清心节欲的,认为欲求是无止境的,太多的欲求会使人很痛苦。

无独有偶,西欧在19世纪初叶也出现了一个哲学家苏本华,他的哲学思想也是“节制欲求”,认为“欲求”是人生痛苦的源头,他这哲学术语称为“唯意志论”,贪欲的意志越强烈也就越痛苦。他的学说接近基督教“原罪说,说是人生来就有欲求,有欲求就有罪,要赎罪。但更接近佛教的“悟空”,认为财富、名利、地位等等到头来都是空的,并且也认为人生在世是苦海无边,因而离世时要超度。宗教之所以有这些相近的思想,都是由人类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有它的社会背景,而且一些原始科学是来自于宗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