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4月01日

(2024-04-01 16:57:04)

 念故人(二)

 

 

我于1978年刚从军队转业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时,原以为英雄只出在战场上勇敢作战的人物,几年后就意识到科研书案上也有舍生为科研战线分秒必争舍生忘死的人物,他们不但年青时努力拼搏,到了垂老之年更是争分夺秒了。

我这里说的是江苏省农科院老科研人员郭绍贞与黄乐迈。

上世纪八十年代,郭绍贞已是垂老迈高龄之年,也早已退休了,但是他仍放不下科研之笔,想多留下些他所知的世界科研精品留后世。一天在他伏案翻译一篇外著时,心脏病突然发作在书案逝世了。他当时孤身一人,竟一女护工在身边。先赶来看望的人竟是早已离休退职的老院长高亮之。 

科研人员在科研场上犹如战场,战友情谊深重真切感人。遗憾的是他的书没有译全。

土壤专家宿老黄东迈,他晚年也是老伴也先他而去了彼岸,他离休以后也是孤身一人,好在其时正逢改革开放岁月,他到了八十高龄,受到改革时局激励,他却发出了“生命从八十开始”,其实他那时已发现肾病恶化了,但他下决心在这最后岁月写本书,把自己一生的研究土壤的知识留后世。

他病中一边治病以求延长点生命,一边还不顾病情加重,坚持著他土壤的书。幸运是他成功了,书写成了,也问世了。书问世后不久,他就离世了。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这是我中国人超越生死“灵魂观”的的哲思。献身科研人员所追求的就是这个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