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畅想——认知智慧与休闲农业

(2023-10-20 11:57:42)

 

——认知智慧与休闲农业

 

我视力逐渐丧失后,就没有到过办公区东边走走了,因而那地方还是我45年前从军队转业到江苏省农科院时的旧印象。

记得我初来院工作时,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老院长卢良恕,他曾领我们初来的人,到办公区东边荒芜地带,参观抗日战争南京失守前,国民党自我炸毁,当时我国唯一的农业科研大楼的废墟。那残破的地表犹在,已废置45年了,令人心酸。 老院长此举是有意识对我们的教育吧。望后人把它重兴起来。

我分配在院财务科工作,办公室是当年留存下来养蚕室的一间旧房。我在那旧房里工作了近十年后,才有了新建的办公楼,不久我就离休了。而后,院又有了更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办公区大大改观了,但东面那炸毁的废墟改观了吗?

今年中秋节,老伴陪同我到那里走走看看。我们顺着紫藤长廊,走到当年炸毁的废墟处,废墟不见了,竟竖立起一座座——不,更确切地说是一大片现代化科研新大楼。

畅想——认知智慧与休闲农业

我视力只能看到新楼隐约的模样,老伴看了各科研新大楼的牌子,对我介绍说;这座是 “智慧农业研究所”,那座是“休闲农业研究所”。都是我四十多年来在这农业研究院闻所未闻的农业科研项目,过去只熟知粮食、蔬菜、土肥、植保、园艺等等研究所。而如今,农业科研怎么能与“智慧”、“休闲”联姻了呢?心想这可能是农业科研,与其他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吧。集多学科的农业科研。

这新的农业科研课题我不知其详,但我在其激励下,可以发挥我未知者的畅想。

我畅想到我中华古代事,由不安定的渔猎为生,发展到“五谷”为主食,靠农业安定生存。这首创农业者没有留名,后人称之“神农氏”,这是人类最崇高的称号。

五谷养人类五千年了,今后定有新发展。袁隆平生前设想稻谷能长到花生米粒大小,千斤亩就会晋升为万斤亩了。这是有可能的,今年市场上梨、苹果比往年要大三分之一,冬枣要大上一倍,这成果就是“智慧农业”了。但我想还不止如此吧。必有更深一层的涵义。“智慧”涵盖着多学科知识,犹如“半导体”能开创信息时代那么神奇。小小芯片成了大国间竞争的对手。高科技也将进进入农业了,田间管理也将智能化了。

至于“休闲农业”研究,就更难设想了,然而它必有更深层次的涵义。

对此“休闲”农业研究,我更无知,但也可以畅想。我畅想到了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家务农去,农闲时到东篱采菊享受清闲之乐,比之当官自在多了。

他的理想世界都写在他的《桃花源记》里。那里人农忙之后,休闲清静享受人生,“鸡犬相闻”更添宁静之感。有客自远方来,家家争相酒席款待。自言避秦乱以来,全与外世隔绝,不知有汉魏,更不闻三国鼎立争霸之乱局。唯见“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的农家景色。在这样田园环境里生活,就无动乱之担心了。因而桃花源人求不速之客曰:“勿与外人说此间事”。现今看来其中农家乐诸事,恰是休闲农业研究的资源。

 

我这只是看了智慧、休闲农业研究所大楼后,自我不着边际的一通畅想而已。

然而,这确是人人都普遍爱好的,古今中外的人性,大都热衷于田园清静安宁和平的生活嘛。“人之初性本善”有了身外之物,才使之变成了恶魔。

 

美国从农业国进入繁闹的工业资本大国时,学者梭罗却手提斧头,独自在瓦尔登湖畔修了间简易木房,在那静静的湖畔住了二年零二个月,写下了部世界名著《瓦尔登湖》,向世人展示了个哲理:“物质生活要简朴再简朴,精神生活要饱满充实,人生才能清静愉悦”。

 

我国著名传记作家徐迟,介绍了《瓦尔登湖》。说道:“这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他在介绍中,极力强调了“静”,唯“ 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一句,似乎是指更思考一下人类命运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话题。

《畅想》一文,畅想了古今中外农业史事,只是借“文史哲”之故事来闲聊而已。

 

             

  

《畅想》之后,才找到智慧、休闲农业的一些资料,其定义大意也就是说:智慧农业 是指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从而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为基础,开发农业与农村多种功能,提供休闲观光、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等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休闲农业包括农家乐、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和休闲乡村4种基本形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