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人生——阅读贾平凹《游戏人间》有感

(2023-10-04 17:00:34)

论人生

——阅读贾平凹《游戏人间》有感

 

读《随笔》文,贾平凹《游戏人间》中“关于人生,我有十句话想说”,其中第九曰:“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这么直来直往平白的立论,对一些思想保守的人来说不无忌讳,也是难以“立论”的。

遂想起了鲁迅《野草集》有《立论》一文,描绘一个说实话而不谙世故的人,当大家祝贺主人生子喜庆时,却说这孩子以后会死的。这虽是实话,却遭一顿合力的痛打。之所以在生死问题上,虽是真理哲思,也难以被人接受与“立论”的。

要不,就这样吧,在这原意上多加几句科学的分析与哲学的内涵,或许能有更多的人认可并接受。

就这么说吧:“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求生存,而最后目的是生命的终结。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且是苦乐互动忧喜参半的过程”。

或是再加上几句东方的哲思“方生方死”、“出入死”和西方的辩证法“大自然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同时消亡着”(引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都是 “主变”的。

把道理就说透了,从大自然物质与能量互变法则来说,没有东西是长存不变的。这样,“立论”也就易被人接受了。

俗言“人生是一台戏”,越是曲折越有戏,落幕后也就安息了,进入人生的长眠状态。

上世纪初,我从福建前线调来南京军校学习,在有茶座与舞厅的大华电影院看一部前苏联电影,快70年了,片名与内容都忘了,有句台词“长眠就是幸福”,却还记得。可能是当时年轻人革命激情加朝气,与之很不协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逼近了人生终点后,就可能有所理解了。

此时也,就要学点哲学以拓展心灵,追寻和符合大自然的法则,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宏大起来。

那么,临近人生过程结束时,就有安详感。

 

                      杨殷平2020/12

(江苏省农科院      南京210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