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0日

2022-06-20 15:49:31

 

                                                                                                                           紫藤室笔记—3

紫藤室笔记

 

 

读野史杂说

                        

笔记小说《容斋随笔》,是南宋翰林学士洪迈写的。沉没近千年了,现今读这本书的人又多起来了,大家都想从这本书里头寻找人生答案。

这本书对现代人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可见内中藏有多么丰富的、可以借鉴的人生乃至治国的经验。许多爱读书的人,怀着好奇探秘之心,来翻翻这本千年前的野史杂说。

但是,当你解读这本书时,一定要有前人那样读史的方法,借史书的记事,却有自己的见解,切不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他们是千年前的古人了,环境、立场、学识和文化背景都大不一样。他写的故事情节,可作为参考,因为究竟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比我们掌握当时的史料多,而他们对历史故事的评说,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观点不同,就与我们今天人的认识,有很大的差距了。

 

恰如鲁迅《读经与读史》中论说的:读史,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史书本来是过去的陈帐簿。总之,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可作参照物。

《容斋随笔》中讲了很多历史故事,有的我们在过去读史时已经有所知晓了,但这些故事,他们着笔的角度不同,就有点儿变了味。

比如书中所讲的王安石变法故事,是作为“母后干政,有善有恶”这个论题的论证来写的。说是宋神宗在位时,支持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天旱危及农事,认为是变法惹恼了上天,想废除一些变法的法令。王安石很生气,与神宗争论。宋神宗却抬出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他哭诉为理由,来压王安石。王安石仍不理睬,说:“两宫所说的话,都是外戚向经、曹修传给她们的” 

从这故事所传达的历史信息,说明当时王安石确实是很勇敢很坚决地投身于变法,堪称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而反对派也随时都在趁机反对,变法的形势是很严峻的。所以神宗一死,王安石也就被保守势力罢了相。罢了相后,他结庐钟山的山间隐居,名曰“半山园”。现已在旧址修复,以供凭吊。

其实几年前,王安石就预感变法阻力太大,已有隐迌之意,当他公务路过瓜洲时,曾经写下一诗曰;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不但对政事执着,连做诗也认真,据说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先用“到”,后改用“过”,最后才选定有春的色感“绿”字。

 

然而,洪迈却在《容斋随笔》里讲了客观的历史故事后,加上他自己的观点议论说:“这时,王安石极力推行新法,给人民带来了危害,向经和曹修能够向母后进献忠言,可以称得上是贤明的外戚,但他们的主张被王安石否定了”。显然洪迈是站在权贵的立场上,或是对当时仍掌权的保守派有所顾忌,才这样来评论这个历史故事的。同时也透露了王安石力行变法不畏权势的历史信息。

这就是说,可以利用其历史故事的信息,来补充和证实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轻信写史者的评说,扭曲了历史的真实。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2022年06月19日 后一篇:紫藤室笔记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