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藤室笔记5诗情画意

(2022-03-31 14:12:53)

紫藤室笔记5

 

诗情画意

 

诗抒发感情,画表达心意。1937年抗战初始,徐悲鸿从印度回国效力,不得重用,他画了幅以后享誉中外的国画《奔马》,以表达他报国无门而空有一腔热情的无奈心境。

诗也同画一样是寄托作者因时而感的心情。宋末代君主徽宗善丹青,他当俘虏时也写了许多寄托心情的诗,写成后即弃之,不外传,免遭如南唐后主李煜因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送了性命。

鲁迅的《野草集》是散文诗,在当时他写诗也有许多遮蔽,不能直抒心情,诗句是很含糊的,要读者自己去感悟。

倒是民间抒发生活人生的诗比较轻松,虽然也感叹人生时间流中的无奈,悲叹时局的动荡不安。只是伤感个体的命运,无伤他人之事。

犹如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那时为避安史之乱逃难到苏州郊外,在客船上听到寒山寺夜半的钟声,直写了逃难的心情,这是战乱中人们都有的心情。我这一代人前半生身处乱世,都有的体验。

另一唐人崔护七绝短诗《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诗是唐进京应试落第者崔护所写,此诗反映了一年中从桃花开放的季节到第二年桃花再次开放时的一年中的人事变化。反映了人生在时间流中是无常的,恰似一首长诗中的点睛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巧妙地将人与花相比,花可在时间流中一再重现其风采,人不但有随时间流而衰老,还有人事更替之虑“人面不知何处去”是嫁人了或是死亡了呢?

据说落魄青年把这首诗写在篱外柴门上的,也就是今日的博文吧,却能传颂了一千多年,深深地印刻在许多人的脑际,可见其魅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