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糖

(2010-04-11 21:12:30)
标签:

麦芽糖

竹签

饴糖

糖人

木签

分类: 4)叽里咕噜集:方言.叫卖.儿歌

    "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 

    这"春饧",就是饧糖。即麦芽糖,又名饴糖。"饧"可念"糖"音,也可念"行"音。过去,伲苏州人不叫麦芽糖,也不叫饴糖,这"饧糖"在吴方言中的读音又略有不同,不读"行",而读之为"情"。从小就这么把麦芽糖称"情糖",从来就以为这糖就含"情"。平时看到的标准用词也都写麦芽糖饴糖,沒人写饧糖的,直到读到宋代李彭老八百年前写的这首<<浪淘沙>>,不过心里还是在想这"情糖"。

    小时候放学囬家,看见"嘡!嘡!嘡!"敲着大锣,挑着草把上插滿孙悟空,猪八戒,葫芦,美女......各种糖人糖玩意的"情"糖担,就唾涎欲滴。一群孩子跟着走,直等他停下担来,又围着看做各式各样的糖人人。只见卖糖的娴熟地从炭基炉保着温的隔成几格的铜锅里,用竹匙不断取出一小团不同颜色的饧糖,揉丶捏丶拉丶吹丶剪丶贴丶梳丶点,手似万能的,那一头如匙一头尖尖的竹片,更是奇妙。一点点沾上竹签,缠绕丶粘贴丶拉伸丶添加,没几下子-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出现了,

真象!用根细竹管沾一团,鼓起腮帮子,一吹,鼓起泡来,掐住再吹,拉长点,成了个葫芦,再做个小老鼠往上一沾。哈哈!活灵活现,老鼠偷油。不过,看的时候多,买的时候少。有时有几分钱,买个2分钱糖叫叫(糖哨子),舔舔味吹吹响,到家还得与几个弟弟分享。更多的时候化一分钱,买三根细竹签沾上一团,两手执着竹签,不停地揉绕。

    邻家小妹在一旁,瞪着大眼晴,舔着小舌头,咂着小嘴。

    "别馋,你来试试,拿好......唉!要掉下来哉,当心!"

    "衣裳浪有哉!快点舔呐。嘿!象只野猫!"

    直到饧糖从半透明的禇红变成腻厚的白色,糖也越来越少,全下了肚。

    麦芽糖的"情",留在心中的记忆,永远是甜蜜的。
    近日和朋友-起外出游览,在一个小镇上又见有麦芽糖买,一时兴起,化了二元钱,买了三根木签沾的一团麦芽糖,绞了起来。朋友笑我童心未泯。我突然冒出个念头,问朋友这饧糖的"饧"字到底该怎么写?一时都懞了。我总可感觉这字不该是表示"睡眼朦胧,萎迷不振"的"饧",就该是表示"怡情至乐,含情脉脉"的"情",感情的"情",亲情的"情"。三根竹签在那么不断地缠绕,不断地交错,不断地贴近分开,那糖丝越来越柔和,越来越绵长,这不就是"情"嘛,柔情,蜜情,爱情。喔!还是搞不清扯不断的三角恋情!看来苏州人称这麦芽糖饴糖为"情"糖,语及两关,"情"之切切。

    刘禹锡在诗中提到过这"饧":"湖鱼香胜肉 官酒重于 。" 这完全是在官场。而在民间,这清明时分,却应是 "新螺赛鹅肉,春饧重怡情",因此这麦芽糖宁可叫"情糖",不可叫"饧糖"。当在古镇水巷里手持竹签搅动时,那甜甜的稠稠的绵绵的长长的理不清扯不完的"情"丝,不正是大家探寻的乡情,思古的幽情,长忆的亲情,重聚的友情吗?决非是薄薄稀稀的饧,而却是厚厚实实的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