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之秀(续) 水乡江南6

标签:
西塘廊棚西街水老鸹大宅江南 |
分类: 5)水乡江南 |
掛店招,那么就极象上世纪初的苏州观前街或杭州嘉兴的主要商业街味道。可与苏州山塘街或杭州清河坊媲美,尽管短一点。
街面窄多了,店铺门面房屋式样老多了,弄堂长多了,住宅进深多了。相比可见,
塘东街以商业为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也赶过时髦,有过相当的改造。近年修复
也基夲接近旧貌,不过有几幢体量稍大,大概是改建的。而西街是最早的老街,
后来以住宅为主,所以保持更早的面貌。在西街苏园弄中所见这样的角门,过街天桥,和亭阁式小楼,那是苏家大宅花园的一角。未进那花园大宅,就能从这一角知道其构筑的手法深得江南园林构筑之要领(见右图)。
蛮盛。定时有庙会活动。
棚等,它的形成有其沿河运输起岸需要,遮阳避雨等功能,二层建筑増加建筑面积加盖在沿河路面上等原因,因此往往是根据需要断断续续的。如今却在两侧是平房的街段上都搭廊棚,路面白天都黑,显然是不符合南方地区通风采光的通常习惯的,一般过街凉棚应高于两侧檐口,以保证采光通风。(上面那图片中)鲁家桥东側的廊棚倒是最实在最传统的形式。
在西塘镇上,河面的戏台上可听看沪剧小戏,在塘河边能看两只水老鸹船作表演,在北菜场看农贸,临河茶馆喝茶.....那么悠闲,那么清雅。临河人家家家是客栈,处处小饭店,但仍不显得商业味过重。去西塘最佳方式是下午五点后到,住一晚,第二天玩半天,午饭前离开到下一站。这样免了门票,而早晚夜景都欣赏了,既省又实惠。
整个西塘老镇,各条沿河街巷各有特式,是几大古镇中不多见的。还是一个字总结----"秀"。
若要说不太协调的有三:其一,水之污染极为严重,不再是浑,是浊,是黄褐色发油亮的,劣等水质。所以我一开始就沒多说水。如果水清了,那西塘就更秀丽了。独立为之建个巡逥水处理设施,我看也应该也值得。
其二,造了个比大观园大门还大而阔绰的入囗处,乡村古镇套上了个皇家园林式的外套,不伦不类。这可是定位的问题,主事者文化素养水平的问题,看着真觉得不舒服。
其三,反正举目"红灯区",我拍照总想尽办法避开,总还是避免不了,太破景了。不过,自从天安门上掛上了大红灯笼,張艺谋拍了"高高掛"。凡有中国人的街似乎都只掛红灯笼了。我们小时候好象只有过年国庆办喜亊才掛,那才叫張灯结彩。清明立冬肯定是不能掛红灯的。旧时平常那可只有书寓,堂子才掛出红灯笼的,那真是"红灯区"呀!灯笼一多,就显俗。设想一下,苏州园林全掛満红灯笼,你会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