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教九流

(2013-04-02 09:20:17)
标签:

艺文志

传统

九流

民间

三教

分类: 知识文化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
 
                     三教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
西汉白虎通·三教》中说:“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之。”汉代儒学家认为夏代崇尚忠,商代崇尚敬,周代崇尚文,他们把夏、商、周三代所崇尚的忠、敬、文这些道德规范与礼仪文饰,总称为“三教”。这是关于“三教最早的说法”。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儒教、道教发生论战。公元573年,北周武帝亲自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辨释三教后”问题,最后作出了“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在后”的结论。从此后人说三教通常即为儒、道、佛。
 
                      九流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宋元时期,九流统称: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乞丐也要入流,所以加入。)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却有不一的说法。
历史起源
中国历史上对人群的划分,最早是从商周时期开始的,士农工商四业,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后来越分越细,便有了“九流”的分类,九流的说法莫衷一是,到后来,九流不够划分,一直演化到27种职业,按照上中下三类区分,这就是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是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有。
 
后来,民间又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上九流:佛祖 仙 皇帝 官 烧锅 当商 客 种田
中九流:举子 医 风水 批 丹青 相 僧 道 琴棋
下九流:巫 娼 大神 帮 剃头 吹手 戏子 叫街 卖糖
 
九流的另一种提法:一流皇帝二流官三僧四道五流医六工七匠八娼妓九流书生十乞丐
 
三教指天、地、人三孝三才;九流还有一种说法:一流帝王、二流官军、三流绅贾、四流帮教、五流匠塾、六流地农、七流乞奴、八流盗骗、九流娼艺。
 
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分别是:
一流帝王相、二流官军将、三流绅贾商
四流派教帮、五流工塾匠、六流医地农
七流巫乞奴、八流盗骗抢、九流耍艺娼。
 
上九流的俗语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流商家,六流客,七馋,八懒,九赌钱。
中九流的俗语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的俗语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