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小说阅读指津

(2011-03-12 06:45:52)
标签:

鲁迅

安徽

《祝福》

《骆驼祥子》

小说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基础

                       高考小说阅读指津

文体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下面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介绍现代小说的几个特点。

1、典型的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如:《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变化反映出祥林嫂命运的变化,在刻画祥林嫂眼睛的时候,鲁迅先生仅仅借用了几个动词“顺”“直”“瞪”“瞥”“轮”,就体现出旧社会是怎样让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力量的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的。

2、完整的故事情节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小说叙述故事情节,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祝福》开头就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了祥林嫂的死,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为情节的开展设置悬念,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也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

3、具体的环境描写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祝福》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

四、深刻的主题思想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作家通过小说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或是思考,把自己对生活的探索过程告诉读者,通过小说传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高尔基说过“主题是生活暗示给作家的一种思想”,成功小说主题都是来自于生活,是对人物和事件的一种诠释。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那时封建帝制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生动的语言艺术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中最能体现作者作风的处所之一,是语言。小说的语言,从叙事角度上看,有叙述人的语言,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从表达方式上说,有叙述性语言、描写性语言、抒情性语言等。简洁、凝练、清晰、有力度,以极俭省的语言刻画叙述,毫无赘言,是鲁迅小说语言最典型的特点,也正是他的小说语言的魅力所在。《祝福》中刻画祥林嫂的这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将修饰语“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后置,突出修饰语表达的内容,像特写镜头,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命题方向

命题方向主要有:

1.分析人物形象。如:2010年山东卷(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21题: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010年安徽卷第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2010年陕西卷第11题《保护人》: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鉴赏小说情节。如:2010年广东卷《面包》第16题: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010年陕西卷第11题《保护人》(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3.环境描写作用。如:2010年安徽卷第12题: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2010年辽宁卷《洗澡》: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4.分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如:2010年安徽卷第13题: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5.分析概括小说的主题。如:2010年广东卷《面包》第18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2010年安徽卷第14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2010年辽宁卷《洗澡》:“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6.赏析表达技巧。如: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节选第20题: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第13题: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7.赏析语言特色和风格。如2010年山东卷(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19题: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高考真题

【名题精选01】(2010年安徽卷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概括: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根据文中作者的介绍,王石匠是一个普通的靠洗碑为生的农村手艺人。文中罗永才认为他“手艺很好”,下文两次石匠的劳动场景描写确实显示了他的高超手艺。通过罗永才与王石匠的对话及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为人真诚质朴,没有多余的言行,没有做作的表情。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

【参考答案】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