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安福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 文 试 题

(2010-12-13 22:36:33)
标签:

胡斌

中国

《红楼梦》

原著

桥洞

教育

分类: 练习试卷

 

江西安福中学

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5*3=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华诞                   半途而费                  狡黠(xiá)             矢(shī)志不渝

       B.凑效                   突如其来                  晕车(yūn)            鞭辟(pì)入里

       C.恶运                   穷形尽相                  涮羊肉(shuàn )    虚以委(wěi)蛇

       D.纪事                   弹冠相庆                  亲家(qìng )         泾(jīng)渭分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B.中国古代哲学家尤为注重人性和人伦道德规范问题,虽然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

       C.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二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较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D.良好的气质风度可以凸显应试者的个人魅力,给评委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在面试中取得胜人一筹的效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经》一书,经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的评选,获得了2010年“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

       B.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针对胡斌是“替身”的传言,西湖区法院今天虽然向新闻媒体澄清了“被告人胡斌身份确认无疑”,但是众多网民仍留言表示,希望公安机关也能出面“澄清”。

       D.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C.从明年4月1日起,国家将加大对酒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三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D.2010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启动,理想的“中国价格”能不能谈成,世界最大买家的利益能不能得到维护?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⑥⑤①④③②                           B.⑥⑤①②④③

       C.①②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⑥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3*3=9分)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甫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19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时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2010年7月26日《文汇报》)

6.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众多“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三、文言文阅读(4*3+10=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常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也!”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委:委派

       B.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                                  治:研究

       C.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                   谤:诽谤

       D.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                    阳:假装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作《师说》以贻之

       B.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                                               夫晋,何厌之有

       D.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徐公何能及君也

11.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虞翻“性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②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③翻数犯颜谏争[来源:]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彼皆死人,而语神仙

⑥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先后两度担任会稽郡功曹,先是侍奉太守王朗,后来归附孙策,并受到了孙策的礼遇,孙策还亲自到虞翻家看望他。

       B.虞翻兼有多方面的才能,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审时度势,随军作战又能出谋划策,并且知晓医术,擅长音乐,精通易经。

       C.虞翻的学问受到了孔融的赏识,被称为“东南之美”;而他的才干也受到了同僚的肯定,大司农刘基就认为他是个“善士”。

       D.虞翻常直言进谏,孙权早就心怀不满,在酒宴上竟要杀了他,后来又因虞翻讥评谈论神仙之事,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交州。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3分)

译文:

(2)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4分)

译文: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能事宜邪?(3分)[来源:]

译文:

四、古诗赏析及名句名篇默写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采桑子  扁舟去作江南客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 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径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3分)

答: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5.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

(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4)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苏轼《定风波》)

(6)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 扪参历井仰胁息 ,                。”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艰险之情。

(7)杜甫在《蜀相》中用“出师未捷身先死,                ”来感叹诸葛亮壮志未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8)在教育指导冉有从政上,孔子直言不讳地向其指出“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0分)

刺青民工

刘心武

       我常到马路对面一家咖啡馆约见熟人,那天聚完了已经天黑,独自回家。过马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去跨越过街天桥,一是穿过马路下的桥洞。过天桥置身于万丈红尘,安全,但费时较多;过桥洞路径短,但那桥洞里没有路灯,摸黑穿过时总有些忐忑。自己曾多次夜里穿过那约五十米的桥洞,秋毫无犯,那天图省时便奔桥洞而去。

正值夏末,天气溽热,偏那晚云遮月、雾霾浓,迈进桥洞没几米,竟是完全漆黑一片,那边洞口只有模糊的微光,望去更觉瘆人。走了才几米,我后悔不迭,毅然转身返回,毕竟已是望七之年,腿脚哪有当年麻利,匆促转身时,不禁一个趔趄,惶恐间,忽然右手腕被强力拽住,紧接着更有一只坚硬的胳膊将我从左边搂定,同时闻见一股体味,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此生休矣!正巧桥洞那边来了辆小轿车,前灯打得雪亮,顿时使漆黑变为刺眼,本能地低头,恰望见那攥住我的大手之上的臂根处有刺青,是一个“忍”字!

“老大爷,没崴了脚吧?没闪了腰吧?”在强有力的手与臂的护送下,我被扶出了桥洞,又走了十来米,在路灯下,我看清了紧贴着我的人,是一个精壮的赤膊男子。他见我无大碍,松开手臂,站开,我才发现,他还有个同伴,比他矮,身体单薄些,没赤膊,年龄略大些,与我目光相对时,微笑着问:“把我们当坏人了吧?”

误会马上消除,我连连道谢,又埋怨:“这桥洞真怪,一直不安灯。”年龄大些的就说:“大爷就住附近吧?既然常从这桥洞走,就该带个手电筒。”扶过我的壮汉则说:“他不安灯,你们就总忍着?为什么不投诉?不去告他们?”

这话让我马上想起他手臂上的刺青,不禁笑了:“咦,你那刺在身上的是什么字?怎么你要自己忍,不让我忍?”一来二去的,我们竟话语投机,双方都想多聊聊。

我告诉他们,其实可以不必马上回家,而且下次会从天桥上过去,也很安全,如果他们也不忙睡觉,不妨到那边小餐馆坐坐,一起喝点啤酒。没想到壮汉说,他已经五年不喝任何酒了。我就建议:“要不,到那边肯德基里坐坐,喝点软饮料,再聊一阵?”他们都朝肯德基那边望,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年龄大点的就说:“我们的人没进那里头的。”我说:“我也很少进。一起去坐坐有何不可?”我坚持,他们服从,于是一起坐进了肯德基。我去买来三杯可乐,看见壮汉已经套上了一件红色的T恤,把他的胸肌箍得暴突,那T恤衫上印着一家陶瓷厂家的名称与地址电话,估计是作为福利分发的。他们分别拿出十元钱给我,我推开:“说好了我请,再啰嗦就是不尊重老人。”

他们是那边街上正建造商用楼的河南民工。壮汉姓邓,年龄大些的姓张,他们说他们算是工程队里辈分大的,其实一个才临近四十,一个才四十出头。说起打工的日子,“平平淡淡,就是睡觉、吃饭、干活……再吃饭、睡觉、干活……晚上到街上转一圈,就算文娱生活吧……年关前结算工资,带回家去。”那为什么往身上刺“忍”字?邓师傅把另一只胳膊显示给我看,那上头刺着两个并排的字:“爱恨”。字是五年前他自己刺上去的,先用墨水写好,再用针尖密密地扎。那时候外出打工常领不足甚至领不到工资,他领头干过好多事,他轻描淡写地说,最激烈的一次,他酒后发威,没领到欠薪,却进了拘留所。“那几年可不平淡。现在的平淡,是努力争来的。”听来现在平淡得也不错:工资不拖,还有保险,伙食绝对管饱,每月最多可以预支出150元零花钱,年底回家或工程结束时,能有较为满意的收获,家里的旧房翻盖成了新房,儿子闺女都供得起他们上高中。邓师傅说现在想把两边胳膊上的刺青都去掉,张师傅就说:“那莫法了。也算文物吧。”我想细问他们究竟怎么争到自己权益的,但实在已经很晚,大家都该休息了。他们送我过了天桥,才回工区。我想起邓师傅问我为什么能忍耐那桥洞无灯的状态直到如今的几句话,不禁茫然。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2期)

16.本文写“刺青民工”,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过马路的方式”?(4分)

 

17.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那几年可不平淡,现在的平淡,是努力争取来的。

 

(2)我想起邓师傅问我为什么能忍耐那桥洞无灯的状态直到如今的几句话,不禁茫然。

 

18.本文的刺青民工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9.关于小说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赞颂新时代农民工的不平凡;有人认为是批判社会的不公正。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六、文学名著阅读

2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

       B.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通过一些改革措施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无济于事。(《红楼梦》)

       C.一天,觉新告诉觉民他遇见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民责备他当初为什么不反抗。觉新苦笑着说现实的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觉民感觉在思想上跟他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家》)

       D.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巴黎圣母院》)

       E.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挑开笼门,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德在管狮人的假意夸奖之下自以为得胜,并要求管狮人见到国王时,一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还说:“假如陛下问这是谁的英雄事迹,你就告诉他是狮子骑士的……” (《堂吉诃德》)

七、作文(65分)

21.用生动的散文语言将下面这首唐诗的内容描绘出来。要求:①要有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②不得少于200字。(15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50分)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是,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一百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一百分”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三.

9.A(委,委弃)

10.B 副词,才 (A.介词,把;连词,来  C.代词,他;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疑问代词,什么;副词,怎么)

11.B(排除②⑥,②写虞翻的学问,⑥写虞翻的讲学)[来源:][来源:]

12.B(擅长音乐的是延陵)

13.

(1)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留意。(前句2分,后句1分)

(2)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舍弃了这个美德,怎么行呢?(第一句2分,二、三句个1分)

(3)该关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的时候反而关闭,这是你们应该做的吗?(三个分句各1分)
14.(1)运用了比喻手法,词人以旅雁、孤云自比,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孤独飘零的心境。[来源:.com]
(2)抒发了由金兵入侵、中原沦陷而被迫辞乡去国、漂泊江南的离愁别绪。

15.(1)君子性非异也  (2)周公吐哺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不霁何虹   (5)回首向来萧瑟处   (6)以手抚膺坐长叹

(7)长使英雄泪满襟    (8)而在萧墙之内也

16.(2分)作者为了节省时间走近道过桥洞但心存不安,害怕出意外,从而引出下文为写我与民工发生的故事做铺垫。

 

17.(4分)(各2分)

(1)民工为自己工资发愁,不能安心干活,因为干活过后拿不到工资;刺青民工带头干过很多事。

(2)刺青民工他们忍却叫我不忍,不可思议;我究竟该不该象刺青民工一样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18.(3分)刺青民工瞧见老人要倒下去就过来搀扶,可见其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刺青民工拥有今天“平平淡淡”生活很满足和欣慰,可见其乐观豪爽;坚忍不拔、敢于抗争。

19.赞颂农民工:小说塑造了农民工邓师傅、张师傅的形象,写出了下新一代农民工的淳朴善良、乐于助人、自尊自爱、乐观豪爽、坚忍不拔、敢于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可贵品质,他们是不平凡的。批判社会不公正:农民工付出多,贡献大,工作辛劳,生活单调;农民工要求低,吃、穿、住都只要求最起码的保障;但城里人歧视他们,把他们当坏人;黑心包工头、建筑商克扣、盘剥他们的血汗所得。(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20.(5分)C、E.(       C.“觉民”应为“觉慧”E.①不是用长枪挑开笼门,而是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②是管狮人自己说-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21.细节描写4分;场景再现4分;层次分明3分;至亲情谊2分;伤别情怀2分。
22.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50-41)     二等 (40-31)    三等 (30-21)       四等(20-0)

译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官职名)。孙策征讨会稽,虞翻其时正遇上父亲去世,他穿着凶服到太守贵寓,王朗计划和孙策开战,虞翻于是脱掉凶服进府面见王郎,劝他躲开孙策。王朗没听他的。迎战孙策,被击败,逃到海上。虞翻追随并保卫着他,到了东部侯官县(今福州),侯官的县长紧闭城门不让进去,虞翻上前劝告,才开门放他们进来。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虞翻返来以后,孙策依然任命他为功曹,用对待好友的礼仪对待他。并且亲身到虞翻的家里探访他。

      孙策喜爱骑马狩猎,虞翻劝谏说:“您汇集乌合之众,统领分散的人们,最后都使得他们对您效尽力,就算是汉高祖也比不上您。至于随意出府,微服出行,侍卫来不及戒严,官兵们通常为这事烦恼。做君主的如果自身不持重就没有威信,希望你稍微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孙策说:“你说的对,但我时常有些想法,端坐在家里,忧闷不乐,就像春秋时的裨谌(人名,音píchén)打腹稿的样子,因此我就喜欢出去走走。”虞翻调出会稽担当富春长(富春的行政主座)。孙策去世,富春的各官员都计划出城奔丧,虞翻说:“恐怕邻县的山民或者有事故,官员阔别城池,必定会导致动乱。”因此留住来穿丧服服丧。各县都效仿他,都得以安好无事。自后虞翻被州里保举为秀才,汉朝朝廷召他担当侍御使(官职名)空这个官职来招用他,虞翻都没有赴任。

      虞翻给少府(官职名)孔融写信,并向他展示自己著作的《易注》。孔融复书说:“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域美丽的,不仅是会稽的竹箭。又观查天象,气温,推算祸福,与神灵适合,可以说是探索奥秘到达极致了。”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写信给孔融说:“虞仲翔先前被人诽谤的很凶恶,但他的性子就像美玉,越雕磨越光亮,那些诽谤不足以对他造成伤害。”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多次得罪孙权当面争辩劝谏,孙权很不欢畅。虞翻又素性不向世俗迁就,通常被诽谤陷害,因此被贬到丹杨泾县。吕蒙图谋击败关羽,托病回到建业(建业:今南京),由于虞翻也懂医术,请他伴随自己,也计划借此时机开释他。自后吕蒙领军向西进发,南郡太守麋芳打开城门降服。吕蒙还没有占领郡城就在疆场上作乐。虞翻对吕蒙说:“今朝和您一条心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中的人怎么都能笃信呢,为何不赶忙入城拿下管城的锁钥呢?”吕蒙立即听从了他的提议。那时城中有匿伏,由于虞赖的策略没有得逞。魏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开释了他,请他和自己相见。有一天,孙权骑马出来,请于禁和自己偕行,虞翻叱责于禁说:“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们主公的马齐头并进呢!”就要拿鞭子打于禁,被孙权呵止了。自后孙权在楼船和群臣会饮,于禁听着歌舞痛哭流涕,虞翻又说:“你想装模作样来求得宽赦吗?”孙权对他感到很愤懑。

      孙权做了吴王以后,庆功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亲身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羽觞。孙权离开后,虞翻又起来坐下。孙权于是震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惊惶。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告到:“大王饮酒之后杀掉有名的念书人,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知道?何况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舍弃了这个美德,怎么行呢?”孙权说:“曹孟德(曹操)尚且杀了孔文举(孔融),我杀个虞翻有什么!”刘基说:“曹操是个轻易就杀人的人,天下都抗议他。大王推行德义,要和尧、舜相比,(假使杀了虞翻)怎么再和尧舜相比呢?”虞翻因此得以免死。孙权因此下令身边的人,从今起酒后自己再说杀人,都不要杀。

      虞翻曾经搭船出行,和麋芳相遇,糜芳船上人多,想让虞翻避让,糜芳船上仪仗队的前锋说:“给将军让路!”虞翻高声骂道:“丧失了忠信,拿什么服侍君主(说糜芳是降将)?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可以吗?”糜芳关上船窗不答复他赶忙回避了。自后虞翻搭车出行,又经历糜芳的营帐大门,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虞翻又震怒说:“该关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的时候反而关闭,这是你们应该做的吗?”糜芳听到后,显露羞愧的神色。虞翻生性鲁莽刚正,多次在酒席上走嘴。孙权和张昭辩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你们都是死人,还辩论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孙权恼怒它不是一次了,于是把他放逐到交州。虽然他属于被放逐,但是依然讲学不止,来听讲的弟子常常多达好几百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