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2010-05-31 13:07:15)
标签:
育儿教育妈妈想法李涛 |
分类: 教育心理 |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如果不说出来,就不会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妈妈一定要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
★家教案例
李涛5岁了,在上幼儿园。最近爸爸和妈妈商量要搬家,可是妈妈突然发现李涛的情绪不太对,好像对新房子没有兴趣。
妈妈试探性地问他有什么想法,李涛说:“妈妈,我们可以不搬家吗?”妈妈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李涛说:“我在这边有不少小伙伴,我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搬家后就没机会和他们玩了。”妈妈听了他的想法,决定考虑他的想法。
★专家解析
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但是如果孩子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妈妈也就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困惑,不能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话,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孩子经常会在妈妈面前闹情绪,其实闹情绪就是因为孩子的内心情感没有得到合理宣泄。因此,妈妈要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只要孩子的情绪得到恰当的宣泄,就会保持心理健康。
孩子的说话能力和水平,被用来当做评价孩子知识、修养和能力的重要标尺,所以妈妈要重视对孩子说话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爱表达的孩子,妈妈一定要给予鼓励和引导。
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妈妈要尽量让孩子多和外界接触,在和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外向性格,养成和别人交流沟通的好习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让孩子在自由表达的同时,培养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
★建议一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
爸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正确地区分和表达。对于孩子的想法,爸妈不要嘲笑孩子的幼稚,而是从孩子的视角,去了解和理解孩子。这样才能更走近孩子的心灵,孩子也才会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得到妈妈和他人的理解。
★建议二 帮助孩子完整地表达
爸妈要每天安排和孩子共处的机会,在共处中认真聆听孩子的话,在聆听中深入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和感受。妈妈可以用自己的话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帮助孩子明白他们要表达的确切意思。
孩子的词汇量少,有时不能将想法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妈妈在孩子表达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补充,帮助孩子完整地表达。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表达的技巧,更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建议三增加孩子的自信
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就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他们害怕自己不恰当的表达,会招致他人的嘲笑。
妈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看到他们自己的能力,把想法完整地表达给身边的人,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
★建议四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优秀的孩子综合素质总是比一般人高,不只是体现在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和别人的交流能力上。口才是孩子能力的体现,现在不少学校招生时,除了看孩子的成绩外,还增加了面试的环节,其实就是为了考查孩子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孩子天生具备的才能。妈妈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建议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
妈妈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以此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鼓励孩子创新。这样,才能使孩子释放自己,坦然地接受失败和错误,并将其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同时也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不断地表达中,逐步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