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列锦与互文
(2010-03-28 14:07:25)
标签:
互文东阁寒水汉时关柳永板桥教育 |
分类: 语文教学-基础 |
列锦: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
再如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作》)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9)“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0)“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11)“烟杨画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互文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抒发了诗人面对丞相祠堂凄清寥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事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来匡扶。
(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
(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以表达木兰对久别的家庭的喜爱。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
为了节省文字,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黄花。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同上)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西湖初晴雨后》)
(9)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10)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1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2)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1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