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课(提纲)
(2009-08-27 01:01: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趣味语文 |
一
(一)
例1
例2
【拆字联】:
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因火成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欲心为慾,各宜捺住早成名。
寸土立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君归古寺。
木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回文联】
山西画圣画西山,
湖南游客游南湖。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青岛多树木树多岛青。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黄河廻水滩水廻河黄,
南海望夫岛夫望海南。(此内容转载自〖湘潭生活网〗)
(二)
1
2
——在下凌锋,长得难看出名。两年来,我在大江南北走了一趟,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所到之处,观众给我很大支持,尤其是男观众,对我的印象特别好,他们认为我的长相很中国,中国五千年来的创伤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
按汉语习惯,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中国”,“中国五千年来的苦难和创伤”也决不会“写”在“脸上”。这么说有什么妙处?这又是什么手法?
还是这位凌锋,在一次主持“神州风采”特别节目时,这样介绍赵本山:
——为了丰富我们今晚的节目,我们特别为您介绍一位比我长得还困难的,来自东北的赵本山。
人的长相可以说长得不漂亮、难看、丑,怎么能用“困难”来形容?更为可笑的是,当被赵本山抓来“垫背”的冯巩上场时,他说得更离奇:
——我知道我长得很丑,属于困难户、重灾区,但跟他们二位相比,我可以自豪地宣布:我脱贫致富了!不客气地讲,一看见他们二位,就使我想起万恶的旧社会。
长的丑怎么就是“困难户”、“重灾区”?相貌改变又怎么能说是“脱贫致富”?看别人的相貌怎么又会“想起万恶的旧社会”?这些“错”得让人笑破肚皮的句子,怎么又是那么好懂?
下面的话更让人费解,但又觉得特别有味:
“他是个活死人!”“活”的“死人”,多矛盾!
明明是感谢你这个人,偏说成是“谢谢你的雨衣”、“谢谢你的书本”。
明明是你想人家,而且想得要死,偏说成是“你想得我要死”。
明明是“小商小贩就卖这些东西给你们这些人”,偏说成是“小商小贩就卖你们这些人”。“卖人”,那还了得!
有时,同样的意思,又可以用完全相反的词语来表达:
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这儿好热闹。// 这儿好不热闹。
我好(不)容易才办成
不管是“大胜”,还是“大败”,都是中国队胜了;“好热闹”和“好不热闹”,都是热闹;好容易和好不容易都是难。你说怪不怪?
3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4
(三)
Be rich ,but not 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
------这是某年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有人将一道“汉译英”题目“富贵不能淫”译成的英文,经典的古文被转换的面目全非(注:淫,“过分,无节制”之意)
1
是什么东西把中国这么大的地方统一了起来,是汉语。中华文明一脉相传至今,奥秘在于汉语的优势。在当前语言交流中汉语不占优势,互联网信息大多是英文且是源自英美人之手。文明之间最后的决战不是以战争而是以文化的形式来表现,而文化的核心是语言,最后的冲突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冲突,这是既值得我们警惕又可以充满自信的一个问题。(孔庆东《论语言的安全与汉语的魅力》)
比如说理解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等等
(四)
兴趣,积累。当然,涉及到考试,还要有专门的方法技巧(分考点讲)
(五)
《咬文嚼字》公布的08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è。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时经常读错的字。
近年来《红楼梦》被影视剧屡屡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但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