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女性女大学生男同胞性别比例大学校园校园 |
分类: 课外涉猎 |
去年一部热播剧《蜗居》中小三海藻的形象引发了很多女大学生关于婚姻价值观的讨论,如今在无比务实的大学校园,有六成女大学生赞同嫁富二代来改善生活的选择。根据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恋爱和结婚可以分开,对于是否选择富二代作为伴侣,六成女大学生都表示愿意选择这样的对象。与女大学生想嫁富二代相对应,去年在大学校园也曾发生过80后企业少掌门人寻找清纯美丽校花的校园选妃事件,曾经一度引发热议。
其实不管是女大学生想嫁富二代还是富二代到校园选妃的行为,无非如实反映了二者想要追求更好物质生活和喜欢美女的真实心理,而这样的行为摆到台面上来说,却刺激了相当一大部分人的精神洁癖。想来,普通人在婚恋过程中不也讲究家世背景、门当户对,不也要求对方长相气质吗?富二代和女大学生两情相悦,到底又妨碍了谁呢?女大学生毫不掩饰对于富二代的青睐,这难道真的就是社会风气的败坏吗?
据广州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六成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另外,近半女大学生有意嫁给铁饭碗……
是不是又要有男人气炸了?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各种刻毒的字眼,那是一群群人穷脾气大的男同胞留下的。
男同胞们莫抱怨,更不必挥舞您那貌似可怕的道德大棒,那样其实只能现出您那虚弱猥琐的尾巴。为什么女大学生选择有理由,您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什么,如果您不想换立场?这也说明您是自私的,没有免俗嘛。人总是需要有一些自私心理的,想想那句话叫什么来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个新闻发生在今天,并没有什么可惊诧的。2010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将大量进入婚恋时期。我国社科院的蓝皮书做的人口调查,想必男同胞该知道,目前男女性别比例来看,20岁以下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可能会有超过2500万人面临“婚荒”,而且这样的现实还会越来越严重。女人供需失衡,供少需多,当然女人在市场上的选择也就多了,更何况是那些优质的女大学生。
这只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方面,真正压倒女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高昂的生存成本无法承担下的焦虑。低自由低福利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女人相比男人,更是弱势群体,女人有理由比男人更有现实主义的需要,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一个男人睡在桥下或马路边,那他有可能“很犀利”,“犀利哥”就这么红起来的,而女人呢?如果一个女人特别是女大学生,最后被迫睡在了马路边或桥下,那会是什么后果?想想看,毕业后,如果连房子都租不起,那是不是难以接受的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很多女孩子并不是那么物质,但就想有个可以阻挡风雨的家。被房东赶来赶去的飘的感觉,让内心充满了哀怨。最起码的物质保障,一起婚姻最基本的底线要求,这是比女人更加强壮的男人们本该提供的。按照现在的收入房价比,也只有跟着富二代才能不陷入“裸婚”的尴尬了。
性是社会的缩影,性资源分配不公平,源于社会不公。通过性资源的付出和交换,得到一口饭,一身衣,一个位子或一家人的安定,这是中国自古存在的现实,这样的现实背后是无奈——试想,哪个女人不想找帅气又浪漫善解风情的美男?就像男人要找漂亮有姿色的女人一样,这何尝不是女人的本性?食色性也,但色相确实又不能当饭吃,不能有房住。因此,请不要说女人势利,不要说女大学生下贱,事实上,我不想再听到贱这个词。
不管男同胞承认不承认,先辈们所说的“门当户对”,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优质女大学生找富二代来婚配,挺符合门当户对的。像金刚石一样坚硬的历史规律,一直到今天,小女子没看到将有根本改变的苗头。要埋怨,男人该埋怨,社会还是原来的社会,一样的残酷,一样的现实,或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要说今天的女大学生或女人变坏了,这种道德判断实在过于浅薄了,大学女生未必就更势利,她们只会更无奈而已。正如精英男要去不择手段追求升官发财巴结权贵,男人有男人的无奈,女人有女人的忧伤,一样的是,一切都是个人的选择。
女人还是原来的女人,男人还是原来的男人,谁也没高尚多少。男人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条件搞上去,或者,从更大的意义上说,男人负有改造不良社会的责任,把这个社会的境况改善了,女人有了物质后盾,玩玩浪漫的感情,那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像韩国日本女人一样,可以被男人养着,温柔还来不及呢,还费力找什么富二代?
所以,男人们,请你们以男人的名义,理解这些愿意嫁给富二代的女大学生。请你们不要埋怨,以男人的名义,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