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游记

(2009-08-11 09:08:58)
标签:

旅游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厦门真有这包容海洋的魔力吗?不久前,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个“山要遮拦海要奔”的闽地一探究竟。

   厦门,厦门,我们这些初到的北方人总是有些望文生义,喜欢找这“门”字的含义,可是在厦门待了一整天,也没见到这“门”在哪里。还是导游阿姨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告诉大家,“厦门”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才有的称谓,寓意为国家大厦之门。事实上,厦门真是几次起到了门户作用,郑成功以此为门户,多次进攻泉州、漳州;而六十年前,这里更是成为了国共双方对峙的桥头堡......对了,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我们的行程吧!

   下了火车,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胡里山炮台。导游阿姨说,这里曾是厦门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古战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炮台分东西两座,原有两门主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据说这两位“老将”从1900年起曾3次击退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它们更是立下了新功——击沉日军“若竹”舰,击伤“羽风”舰。望着仅存的这门已被雨水斑驳的不像样子的古炮,我似乎还能嗅到当年的硝烟,感觉到曾经的血与火的厮杀。走上炮台前沿的“望归台”,透过望远镜那薄薄的镜片,台湾当局管辖的大担、二担清晰可见,而刚才我心中对帝国主义仇视的情感却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莫名的、忧愁的感情,是啊,“三通”虽已成为现实,但什么时候着浅浅的海峡才能真正变成通途呢?我不得而知。

   从这里出发,我们又参观了南普陀、厦门大学和白鹭洲公园,不过相比之下,我的心思却都未在这些地方,而早已飞到了鹭江另一畔的一个小岛——鼓浪屿上。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面积1.77平方公里,屿上人口约两万。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闹......”查阅了有关资料的我早已对此行企盼不已,由于知道厦门岛到鼓浪屿的轮渡24小时都有,所以第二天天刚泛出鱼肚白的时候,我便把爸爸、妈妈生拉硬拽到了轮渡码头,开始了这次梦幻之旅。仅仅过了5分钟,我的脚下已是鼓浪屿的地盘了。因为是头回见着如此多的形态各异的建筑,即便是已经有所耳闻,我仍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象,所以还是先讲一个故事为妙。话说有个四川人,想从厦门偷渡到金门,由于不熟悉方位,没想到却游到了鼓浪屿,看到鼓浪屿上的各种景象,自以为游到了金门,于是乎高喊:“国民党万岁!”结果被解放军抓了个正着。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大家不难看出鼓浪屿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因为鼓浪屿是个步行岛,所以就只好徒步浏览了。这里真不愧称为“海上花园”,既有披着长发的九重葛,又有高雅华美的茶花,还有只能从温室中一览的天冬草、美人蕉,更多的则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草木花卉,它们都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妩媚的容貌,据说从飞机上鸟瞰鼓浪屿的话,就更懂得什么叫“绿阴深处隐红楼”了!与其把来到厦门的目的说成是游览鼓浪屿,更不如说城市参观鼓浪屿上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在一个被小贩包围的狭窄的门口,我们一行找到了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现鼓浪屿宾馆)。这是有三栋独立别墅和一个庞大花园组成的空间,我、爸爸和妈妈在看到它第一眼时,都禁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很难想象这个纯欧陆式建筑群居然不是出现在某个西欧国家,却是位于遥远的东方,然而这仅仅是惊讶的开始。来到黄家花园中楼,我又一次被惊住了——对称的廊柱、四面宽回廊、挑檐水平划分,这分明是一个大设计师呕心沥血的著作嘛!不过,最令人吃惊的还属它曾经的所有者、印尼华侨、实业家黄奕住。黄奕住家境贫寒,自幼即失学,12岁时开始从师学习理发手艺,17岁时下南洋,在爪哇岛从一个剃头匠做起,当过货郎,开过杂货店,最终成为巨商。直至九十年后的今天,站在这个有剃头匠创下的丰碑里,我仍能感受到黄奕住当年创业的艰辛,难怪在黄家花园里的每块挂镜上均刻有剃刀、须刷和掏耳筒这三件理发工具。在鼓浪屿上的别墅据说有200多栋。有集伊斯兰清真寺、希腊神庙、罗马教堂和中国古典风格为一身的“八卦楼”;有具有英国田园风情的龙头路口领事馆;有颇似中世纪古堡的瞰青别墅;还有拜占庭式的金爪楼......我想无论是什么样式的建筑,在它的背后都会有耐人寻味的故事。

   两天的厦门之行匆匆过去,这样美丽的地方又有谁不想再多待上片刻呢?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去厦门看看!厦门游记厦门游记厦门游记厦门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