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广义货币乘数”与“狭义货币乘数”的计算

(2012-07-22 18:03:56)
标签:

杂谈

 

 

特定时点的货币供应量存在M0、M1和M2三个不同层次的统计口径。

流通中的现金M0,指的是金融体系以外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在某一时点所持有的现金总量。也就是说,流通中的现金并不包括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

我们通常所谓的货币供应量,指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亦即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企事业单位的(支票)活期存款。

而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则要在M1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加上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诸如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之类的其他存款。

打开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调查统计→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找到与货币供应量有关的指标数据。

例如,其“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当中的“货币发行”项,相当于“货币供应量”报表当中的“流通中现金”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库存现金”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货币供应量”报表当中的“流通中现金”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当中的“企业活期存款”项。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货币供应量”报表当中的“流通中现金”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当中的“企业活期存款”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其中: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项。

当然,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这些数据也可以在“存款性公司概览”或“货币供应量”报表当中直接找到。

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向社会提供。与中央银行凭空创造基础货币(即储备货币)不同,商业银行只能以中央银行所提供的货币为基础,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方式向社会投放支票货币。因此可以把商业银行投放货币的过程看做是对中央银行所提供的基础货币的(倍数)放大过程。而货币乘数就是一个用来反映商业银行倍增基础货币的能力大小的指标。

与M1相对应,狭义货币乘数,即“货币供应量”报表当中的“货币(M1)”项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项之比。

与M2相对应,广义货币乘数,即“货币供应量”报表中的“货币和准货币(M2)”项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储备货币”项之比。

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化是货币乘数变动的主要原因。超额准备金指的是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体现为库存现金或在央行中的存款。超额准备金率下降,则货币乘数增大,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

2008年的6月至12月,我国的广义货币乘数分别为3.8416、3.8332、3.8171、3.8589、3.916、3.843和3.677。而到了2009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乘数则明显提高。其1月至9月的数据分别为3.8266、4.0392、4.2697、4.3494、4.4652、4.5906、4.5942、4.6308和4.3881。这应该主要是超额准备金率下降的结果。

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体现了商业银行积极投放信贷的过程。这通常反映了市场信心增强、投资者愿意借款、金融机构也愿意增加贷款的繁荣状况。这可以看做我国的总体经济走势开始呈V型反弹的重要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