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翼王故里贵港石达开纪念物之三:翼王祖墓碑塔

(2010-12-14 12:36:04)
标签:

手机博客

杂谈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修《贵县志》时,在翼王石达开家乡石马山中发现该碑,后运回县城置立园中,加建碑座,高一丈,宽三尺。东面嵌翼王祖墓碑,南面镌刻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诗。翼王祖墓被清廷破毁,墓碑被抛弃在石马山草丛中,埋没了70多年。经磨挲后,碑文尚现。碑面正中刻“十三世清显妣谥慈俭石门黄氏老孺人之佳城”字样,右旁刻字为“道光二十年孟冬月吉旦日立”,左旁刻后裔36人的名字,曾孙中有达开、祥开等人。该碑的发现,证实石达开是贵县奇石乡那帮村人,从而解决了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翼王籍贯的问题,为研究太平天国领袖人物石达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图为真正完整版的1933年的《访翼王石达开故居记》,实际碑文与网络上流传的《访翼王故居记》文字稍有些许不同。 先烈石达开,广西贵县人也。崛起岭峤,扫荡瞻腥,还我河山,名华天壤。顾清社未屋,既往绩之弗彰,民国以还,复歧说之约起。倘不搜罗文献,正恐有误前人,说非访剔岩阿,定更难成信吏。比以重修邑乘,寻翼王之故宅,吊先陇于荒兵,既获遗碑,兼得残刻,茔墓虽毁,世系仍胎。蔓草荒烟,慨先芒之久闷;断碑残碣,此皇凤以堪珍。足扬国光,宜扬先烈,爰于东湖之滨,创建先烈石达开纪念塔,并筑翼王亭。庶几高山仰止,用增民族革命之殊荣;片石一存,永作湖山润色之佳话。发起人白崇禧,欧仰羲,龚雨庭,侯季卿,梁桂硕,梁岵庐。 游翼王祖坟记 (龚政,民国贵县修志局) 贵县志载,咸丰初年间,县令张汝瀛饬令龙山武举覃安邦发石达开祖墓,碎骨扬灰之语。吾读县志至此,未尝不蹙然有感,此吾知翼王祖坟被伐之始也,又闻其坟被伐后,邑进士林乃柽葬祖骸于其地,勒石曰“奇石孕佳城,天使辟开留以待。吉人膺福地,我来卜葬炽而昌”。未几,乃柽罢官,寻病殁,其家以扦此坟之咎,遂舍之。惑于埔舆者,恒言翼王祖坟形峦之佳,以其肖虎者也,是山本土山。而有石墓椁,隆起中虚,前口若桶,位于虎颔下,俗所谓石穴也。其墓前原有联曰“祖感龙灵垂泽渥,孙蒙山毓茁枝荣”,泐诸诣石柱,亦久毁矣。屡欲寻访其遗迹.然间其坟在山之巅,斗绝,登临未易。余游翼王故居归之途次,门人韦振中指石马山,曰: “翼王祖坟在是”。诘旦,遂注游焉,山径迂回,羊肠险峻,侧身猿步,犹感不固,且行且憩,已又攀藤附葛,行八里许,乃至山巅,峰峦奇状,一如传说。是日也,秋高气爽,四面瞻眺万山在目。寻其碑石,半晌不获,将归,乃于山坂得条石半橛,长尺许,刊三字曰“孙蒙山”,考订为翼王坟之遗物。同游者八人,莫不忻然色喜,又莫不以民族革命之遗迹而重之。夫翼王祖骸,乃嶙嶙白骨耳,彼自长埋,何预人事,而竟遭异族扬灰之毒害何欤?吾愿后之游其地者,不徒为登临之乐,而一致其思焉!民国二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记。 上述三段资料皆来源于网络,道出了这座碑塔的历史渊源,这座小小的不起眼的碑塔,静静地屹立于翼王亭西侧,多少次路过公园,都未曾仔细的端详一翻,甚至相片也是随意照了三张作罢,各面的碑文都没能仔细近距离拍下来,或者是越近越常见的东西总令人不会去仔细瞄上几眼,现实却是这个古朴的碑塔其中二面上的字迹已非常模湖!尤其是那块“吊先陇于荒兵,既获遗碑,兼得残刻,茔墓虽毁,世系仍胎。蔓草荒烟,慨先芒之久闷;断碑残碣,此皇凤以堪珍”中的断碑更是字迹不清了!毕竟这块镶在建于1930年代碑塔上的这块碑文原是立于今奇石乡达开村的石达开祖墓碑上的碎片,是大概1830年左右的遗存了,距今已逾170多年有余。然而正是这个石达开祖墓碑上的这块“断碑残碣”令当年石达开的原籍纷争嘎然至止! 小资料: 关于翼王的故乡,尽管翼王在供词中明确说自己是广西贵县人,但因《贼情汇纂》说他是桂平人,《李秀成自述》也称其与北王同是桂平人,且“在家计议起首共事”,言之凿凿,故而“贵桂”之争延绵甚久,此外翼王原为广东增城人的说法,更使此案久悬不决。直到龚政等人寻访到这片翼王祖墓残碑,各方争议遂迎刃而解。白崇禧在创议建立翼王亭和先烈石达开纪念塔的启事中写的“顾清社未屋,既往绩之弗彰,民国以还,复歧说之约起。倘不搜罗文献,正恐有误前人,说非访剔岩阿,定更难成信吏。比以重修邑乘,寻翼王之故宅,吊先陇于荒兵,既获遗碑,兼得残刻,茔墓虽毁,世系仍胎。蔓草荒烟,慨先芒之久闷;断碑残碣,此皇凤以堪珍。”一段话,指的就是龚政等访得此碑澄清翼王原籍争论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