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繁华之城----印加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

标签:
旅游 |
分类: 拉美行--秘鲁 |
11月26号
一大早我们赶着早班火车,向今天参观的目的地马丘比丘出发了。车厢内是“座无虚席,人头挤挤”。看来这座古城对人们的吸引力绝对不亚于纽约或者东京呢。在座的都显得很level high----对古迹和人类历史的钟情。我作为车厢内游客中的一员似乎也感觉自己很有level了……哈。将近4小时的火车,中午11点半火车终于到达了马丘比丘山脚下。接着游客们再坐近20分钟的爬山巴士,一直开到2499米高的古城入口。
马丘比丘古城位于库斯科东北113公里处,被称为“印加失落的城市”。这个印加帝国古城的废墟不仅是秘鲁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人类的历史遗产。它地处海拔2 499米高的亚热带丛林之中。古城占了整个马丘比丘山岗,背景则是一座似金字塔的高山,气势非凡。这些内有二百多间包括澡堂、庙宇、祭坛和房屋的建筑物,原本都是茅屋顶。古城街道狭窄,但排列整齐有序。其建筑----宫殿、台阶、作坊、庙宇、堡垒,包括日晷等古迹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没有灰浆等黏合物,大小石块对缝严密,甚至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
马丘比丘曾是印加帝国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公元1532年,当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新大陆的时候,横扫了整个印加帝国。只因马丘比丘地势险峻,西班牙人才未能到达这个与世隔绝的城市,马丘比丘得以逃过劫难而维持了400年的原貌,直至1911年由法国考古学家希拉姆.滨海姆在荒烟蔓草中发现了它。--史料及数据转载自“秘鲁旅游指南”
它,隐藏在一大片乱糟糟的葡萄藤和树林里,位于陡峭的山顶上,俯视着咆哮的乌鲁班巴河。它从来都是神秘的--因为在印加帝国时代只有少数几个经过挑选的人才能被允许登上它。把它称为“失落之城”并不准确,它更像一块圣地,一座圣城。
印加人制服了可畏的秘鲁安第斯山区,他们的梯田系统使大量陡峭却肥沃的山地得以耕种。不计其数的古代梯田的遗迹表明了这个文明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
印加人用粗糙的土坯砖建起了一到两间屋子组成的简陋的房屋,上面盖上伊初针茅(Ichu):
印加人的圣谷(Sacred Valley)。下图为环绕圣谷的乌鲁班巴(Urubamba)河:
尽管滨海姆早就发现了此城,但人们还是一直无法接近它。直到20世纪40年代,一支考古探险队才发现了穿过山谷的印加大道。山谷里蜿蜒着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铺石大道”。这条绵延100多公里,一直通向印加帝国的中心库斯科的大道是由这些被西班牙人认为尚未开化的印第安人巧妙修建的:
再往上爬一点就来到了古天文观象台和一大块造型奇特的石块。据认为这块石块曾是一座太阳钟,或者是“为太阳而系住的标桩”。当时的人们根据太阳光线投射的情况,安排季节性的活动和宗教仪式:
有点儿女记者的英姿吧。身后是南美安第斯高原上特有的美洲鸵:
马丘比丘是印加入的最后避难所,也是印加入的最后乐园。马丘比丘这座非凡的古城巍然屹立在安第斯山最难通行的一座山峰上。随着印加王国的灭亡,古城的真名已无人知晓。只因它所在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名叫马丘比丘,考古学家才这样称呼它。
多少个世纪以来,该城一直被羊齿植物的林木所隐盖,现已成为考古学者和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