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平小说阅读:《母狼的交易》《铁厨子》《马一手》

分类: 文学 |
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喝过狼奶。
起初,我不信,以为父亲吹牛。父亲就用手指指一旁抽闷烟的祖父说:“问问你爷爷。”
爷爷只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爷爷早年闯过关东,是个猎手。在我的记忆中,他留下的故事很多。更多的是关于他在深山老林亲历的传奇。
那是一个微风徐徐的过午,爷爷睡过午觉,习惯地拎着马扎,来到门外的那棵老槐树下。我给爷爷沏了一杯清茶,端到爷爷身边。
几个孩子正在树下玩着“狼吃小羊”的游戏。
爷爷轻轻啜了一口,瞧着那些嬉闹的孩子,说:“你爹小时候真的喝过狼奶。”
我一怔。爷爷沉默了一会儿,便娓娓道来。
那年,秋忙过后,爷爷备足干粮,一个人又杠着猎枪钻进了深山老林。
无意间,爷爷在一个洞穴里发现一只嗷嗷待哺的狼崽。母狼可能外出觅食去了。
狼崽毛色深黑带黄,长嘴利牙,其状凶恶。见此,爷爷动了心思。跟随多年的猎犬前些日子被熊瞎子咬死了。正好把狼崽驯服,跟家犬交配,再培养一只凶猛的猎犬。
特别是母狼产下的独崽,尤为凶狠。
狼崽被爷爷带回家,关在一个铁笼子里。有人担忧,你把狼崽逮回来,母狼会不会来报复?野狼可是最残忍的动物啊!
爷爷大大咧咧地说:“怕它没这能耐!”
狼崽野性十足,毛发倒竖,龇牙咧嘴,不停地嘶叫。即使饿得嗷嗷叫,也不肯吃东西。爷爷知道,抓回的野兽都这样,不会轻易被驯服。
给父亲喂奶的奶奶瞧着有些不忍。爷爷说:“不用管它,先磨磨它的野性。”
三天过去了,狼崽明显消瘦了,爷爷故意投进一些家禽的内脏,试图吊起狼崽的胃口。可狼崽不为所动,不停发出孱弱的嗥叫声。特别是到了夜里,发出的呜咽嘶鸣声更为悚人。
奶奶就央求爷爷,快把狼崽放了吧,听它的叫声,就像吃奶的孩子没了娘一样可怜。要是母狼听到了,准会来寻找它。
第四天,狼崽还是拒不进食。奶奶就挤了一罐羊奶喂狼崽,谁知狼崽毫不领情,只嗅了嗅便转了头。
爷爷无计可施,只好动粗用力扒开狼崽的嘴,强行灌注羊奶。
也就在第五天,临近晌午,爷爷到县城卖兽皮还没回来。奶奶将吃过奶熟睡的父亲放在炕上,去羊圈里撒料喂羊。待回屋的时候,奶奶惊呆了。父亲不见了。
奶奶号啕着,跟一帮邻居四处寻找了一个下午,直到爷爷回来。有人说:“是不是被狼叼走了?”爷爷方才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难道母狼真的来报复了?
看来,父亲是凶多吉少。
隔日一早,透过薄薄的晨雾,早起抱柴的人隐约发现一只母狼獠牙突出,一对眼睛闪着蓝光,蹲在屯子口的大道中央。
爷爷一夜未眠,正憋在炕上急躁不安地抽旱烟。闻听有人尖叫,狼来了,噌地抓起猎枪就冲出门外。
爷爷一眼望去,惊讶地发现母狼并不是独自来的。母狼的身子底下耸动着一个婴儿。婴儿并没有死,张着粉嫩的小手,正津津有味地吸吮着母狼的乳汁。母狼安静地任由婴儿吸乳。
奶奶眼尖,瞧准了婴儿那身红彤彤的衣裳。再熟悉不过,是她用自己的旧衣服改做的。
是响儿。响儿是父亲的乳名。
爷爷也瞧准了。瞬间,也明白了母狼的意图。
母狼劫持了父亲,却没有加以祸害,是想用来换回狼崽。
爷爷忙摆了一下手,示意隐藏在灌木丛里的几个猎人,放下手中的猎枪。
接下来,爷爷疾步跑回家,抱起那只狼崽,提足胆量,一步一步缓缓走到母狼近前,然后,放开狼崽。狼崽霎时来了精神,撒着欢儿,跑到母狼身前。
母狼的眼中多了几分温柔,两条腿竞然跪着,充满感激地望着爷爷。最后,母狼离开身下的父亲,叼起那只狼崽慢慢地走进白桦林,还回了一下头,就消失了踪影。
说到这里,爷爷恍惚又身临当年的场景,心有余悸地说:“当我抱起你父亲的时候,看到他嘴角的狼奶,也很后怕,这可是一场生死交易,庆幸那只母狼没有违约。”
最后,爷爷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打过猎,举家迁回老家。”
再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好多人听,大都不信。
我只有说,爱信不信。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以“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喝过狼奶”开头,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同时也有增强故事的真实性的作用。
B.对于“我”的好奇心,爷爷“不置可否”,是因为爷爷已经很多年不打猎了,也不想提及,且对当年所做之事心怀愧疚。
C.狼崽一连几天都不吃爷爷、奶奶投放的食物,说明他们没有真正了解狼的本性,也从侧面说明人类是无法真正驯服野生动物的。
D.母狼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类居住的地方,找回狼崽后非但没有伤害幼小的父亲,还跪谢爷爷,这种行为深深触动了爷爷,他因此从那以后不再打猎。
8.小说中的爷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的标题为“母狼的交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7.C 【解析】“说明他们没有真正了解狼的本性,也从侧面说明人类是无法真正驯服野生动物的”错,延伸过度,狼崽不吃人类投放的食物,是其天性使然。
8.头脑灵活。想将狼崽驯服,让它跟家犬交配,以培养一只凶猛的猎犬。疼爱儿子。他得知儿子不见了,一夜未眠。见多识广,沉着冷静。狼崽不肯吃东西,他就说“先磨磨它的野性”;得知母狼来“交易”,他示意隐藏的猎人放下手中的枪。知错能改,懂得反思。抓狼崽引发的生死交易不仅让爷爷后怕,而且使爷爷被母狼的“母爱”触动,所以之后就不再打猎。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点,有形象特点概括,又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得2分。】
【解析】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类试题,可以从人物的身份、言行,以及与人物相关的情节等角度分析。拟写答案时,应先用精炼的语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再结合相关情节进行简要分折。对于本题而言,应结合爷爷的言行,分別概括出其形象特点。比如,爷爷得知自己的儿子不见了,—夜未眠,憋在炕上急躁不安地抽旱烟等情节,体现出爷爷疼爱儿子的特点。
拟写答案时还要注意分条作答。
9.标题“母狼的交易”点明了小说主要内容。
具有象征意义,暗示主题。“交易”一词暗指人类不侵扰狼,狼也不会危害人类,反之就会招致狼的报复,暗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主题。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点得2分。】
【解析】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应从环境、情节、主题以及标题本身的表达特点、与读者的“互动”等角度去思考。分析小说标题“母狼的交易”的作用,首先要从社会这个大环境来思考,善待动物、善待大自然,其实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这也揭示出了小说的主题;其次,思考这个标题与情节内容的关系;最后,从读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新奇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
早先,老家办婚宴,大都请来三五乡厨,在自家搭棚筑灶,将桌椅当院摆开。宾客围桌而坐,乡厨操锅挥勺,帮工穿梭上菜。酒菜飘香四溢,满院人声鼎沸。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
当时,大多人家的日子,本就过得窘迫,再办喜宴,往往捉襟见肘。加上菜样单一,能在有限的荤腥中,做出丰盛可口的宴席,确实要看厨子的手段。
其中,对铁厨子的赞誉最多。
铁厨子不是本地人,左腿有残疾。据说,两三岁时,患了幼儿瘫,遭家人遗弃。幸好,被铁厨师发现,见其可怜抱回家中。
铁厨师是省城一家大酒店的大厨,镂月裁云,厨艺绝伦。只是,夫人一直没有生育。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铁厨师却视如己出,细心抚养。
后来,铁厨师告老返乡,在我们老家落户。铁厨师是个热心肠,老家谁办喜宴,一请就到,毫无架子。
铁厨子年过十五,也没上学。养母贪吃懒做,游手好闲。铁厨子在家挑水劈柴,烧火做饭,稍有怠慢,便遭打骂。铁厨子只有忍气吞声。
好在,铁厨师开始传授铁厨子手艺了。铁厨师说,一个厨师首先离不开一手好刀法。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萝卜或土豆切过后,均细如发丝,竟能穿针而过。
铁厨师言传身教,每道菜的炮制,作料,火候等工序,铁厨子都心领神会。
一次,铁厨师偶染风寒,卧床在家。村前一户办婚宴,见铁厨师去不了,主家焦急万分。铁厨子一旁,闷声说了句,爹,您若放心,俺去!
铁厨子到了主家,问清几桌宴席,备好菜和作料,然后,不慌不忙地吩咐几个帮厨,切剁蒸炸。婚宴开席,菜肴一一上桌,宾客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铁厨子听后,方才坐下喝了一杯热茶。
这时,主家慌慌张张跑来,说新媳妇的娘家人要留下闹洞房,晚上又多添了两桌酒席。主家事先没有准备。
铁厨子先稳下主家,问,家中有啥多余的菜?主家一脸无奈地说,只有萝卜。铁厨子沉思片刻,慢条斯理地说,把萝卜准备好。
主家疑惑不安。到了晚上,铁厨子还真就鼓捣出两桌花样不一、清香扑鼻的菜肴。满桌宾客,风卷残云,吃罢,竟没品出满桌的菜料全是萝卜。
事后,主家感激万分。回到家,铁厨师问起,铁厨子说,客人中午饱餐荤腥,晚上的口味自然偏喜清淡,所以蒙混过关。
铁厨师闻罢,连连点头,说,你可独挑大梁了。
铁厨子一宴成名。
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空身出门。铁厨子四处漂荡做起乡厨。其间,他推陈出新,精心搭配,那些平常不过的菜肴,一经他妙手偶得,花样奇出,余香满口。
后来,各色酒店大量涌现。老家的婚宴开始到酒店举办了。铁厨子的养母也开了一家铁家酒店。并费尽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
铁厨子很不情愿。可养母说,我这把年纪,酒店干好了,将来还不是你的?等攒下钱,为娘再给你挑个漂亮的服务员做媳妇。
铁厨子不再推辞,尽心帮养母经营酒店。很快,生意火爆,吃客如云。只是,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
铁厨子掌勺时,一瞟油的颜色,撩起一闻,把炒锅一扔,喊来养母,这油不地道!养母却满不在乎,管它啥油,能做菜就中。铁厨子一脸不悦,吼道,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
养母气急败坏,指着铁厨子骂道,你个白眼狼,要不是老娘当初养你,你早饿死街头了。铁厨子没再言语,一摔围裙,离开酒店。
铁厨子去了一家小酒馆,虽薪水少些,可铁厨子有个条件,必须货真价实。
一次,有人在小酒馆设宴。正巧,席间有一位省城大饭店的董事长,品味后,连声称赞,没想到这么小的酒馆,能吃到这么上乘的美味。非让老板唤来铁厨子,说几日后是其母亲的寿辰,重金请他去做主厨。
铁厨子连声推辞,都是一些乡野粗菜,上不了大席。
董事长遂道出实情,说其家母胃口不好,佳肴吃遍无数,总提不起食欲。铁厨子最终应允,说,冲您这份孝心,俺不妨一试。
寿宴那日,铁厨子精心烹制,菜肴油而不腻,清爽可口。董事长的母亲果然食指大动。特别是最后端上的寿桃,更是令她胃口大开,连声说这么些年,这是吃得最可口的一顿饭。
董事长问起寿桃的配料,铁厨子直言相告,无非一些杂面加豆腐渣,精心搭配蒸制而成。你想想,再好的美味佳肴也有吃腻的时候。
董事长恍然大悟,出高薪欲聘铁厨子为私家厨师。铁厨子婉言谢绝,说,你有老母孝敬,俺也有老娘需人伺候。
原来,铁厨子养母的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铁厨子默默地来到养母身边,端屎端尿,昼夜伺候。
养母羞愧难当,呜呜落泪。铁厨子一边擦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你的亲儿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斯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情节曲折,并讲究铺垫和伏笔,如“养母为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为下文养母酒店被查封,中风偏瘫做铺垫。
B.小说一开头写“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
C.小说结尾,养母和铁厨子均落泪,令人心碎。这样的结尾,使小说的情节完整,既感动了读者又巧妙地暗扣了小说的主题,发人深省。
D.小说采用设置悬念的描述性语言,使文章欢快活泼、华丽、自然、流畅。描述了铁厨子的成长故事,表现了铁厨子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
5.小说中“铁厨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文中对养母进行了四次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
A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鉴赏评价的能力。B项“同时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错误,文章开头对宾客的表述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对铁厨子的描写,并无“悲凉的气氛”。C项“巧妙地暗扣了小说的主题”错误,应该是直接紧扣小说的主题。D项,小说采用的是叙述性的语言,文章“朴实”,而不是“欢快活泼、华丽”。
5.(1)聪慧善学。立志苦练,操刀娴熟自如,将萝卜、土豆切得细如发丝;用萝卜做出两桌花样不同的宴席,宾客吃过竟浑然不知。(2)刚毅正直。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使用地沟油,铁厨子严词拒绝,离开酒店。(3)知恩图报。养母中风偏瘫,铁厨子不计前嫌,义不容辞昼夜伺候,报答养育之恩。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抓住文中关键句“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吼道,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铁厨子一边擦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您的亲儿子”等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6.(1)第一、二次描写可以看出养母嫌弃铁厨子的残疾,铁厨师病逝后,养母将其赶出家门,暗示养母心狠手辣、不近人情的性格,并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2)第三次描写养母开始对铁厨子好言相劝,后来又气急败坏,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表现了其唯利是图的本性。养母费尽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因贪图小利,竟然使用地沟油,被铁厨子严词拒绝,衬托了铁厨子正直的性格。(2分)
(3)第四次描写养母因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中风偏瘫。铁厨子不计前嫌,侍奉左右,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首先找到描写养母的关键句,“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空身出门”“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等。然后根据小说的文体特征,从形象、主题、情节等角度分析即可。
架。后来,媳妇竟然有孕了。他大喜过望,却又怀疑媳妇是不是在外偷人借种,闹得媳妇险些上吊自杀。
后一篇:莫言小说阅读:《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