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亨利小说阅读:《没有完的故事》

(2019-04-08 17:05:49)
分类: 文学
欧·亨利小说阅读:《没有完的故事》



                              没有完的故事
                                                           欧·亨利
  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同《圣经》考证绝无关系,它只牵涉到那个历史悠久,值得敬畏,令人悲叹的末日审判问题。
  一个包探——也就是充当警察的天使——向我飞过来,挟了我的左臂就走。附近候审的是一群看上去境况极好的鬼灵。
“你是那一拨人里面的吗?”警察问道。
“他们是谁呀?”我反问说。
“嘿,”他说,“他们是——”
  这些题外的闲话已经占去正文应有的篇幅,我暂且不谈它了。
  达尔西在一家百货公司工作。她经售的可能是汉堡的花边,或是呢绒,或是汽车,或是百货公司常备的小饰物之类的商品。达尔西在她所创造的财富中,每星期只领到六块钱。其余的在上帝经管的总账上——哦,牧师先生,你说那叫“原始能量”吗?好吧,就算“原始能量总账”吧——记在某一个人名下的贷方,达尔西名下的借方。
  一天下午六点钟,达尔西在距离延髓八分之一英寸的地方插帽针时,对她的好友——老是侧着左身接待主顾的姑娘——萨迪说:
“喂,萨迪,今晚我跟皮吉约好了去吃饭。”
“真的吗!”萨迪羡慕地嚷道,“唷,你真运气。皮吉是个大阔佬;他总是带着姑娘上阔气的地方去。你准会玩得痛快的,达尔西。”
  达尔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去。她的眼睛闪闪发亮,她的脸颊泛出了生命的娇红——真正的生命的曙光。那天是星期五;她上星期的工资还剩下五毛钱。
  达尔西在一家卖便宜货的商店里停了一下,用她的五毛钱买了一条仿花边的纸衣领。那笔款子本来另有用途——晚饭一毛五,早饭一毛,中饭一毛。另外一毛是准备加进她那寒酸的储蓄里的;五分钱准备浪费在甘草糖上。吃甘草糖是一种奢侈——几乎是狂欢——可是没有乐趣的生活又算是什么呢?
  达尔西住的是一间出租房。住在这种屋子里,挨饿的时候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达尔西上楼到她的房间里去。榻床,梳妆台,桌子,洗脸架,椅子——造孽的房东太太所提供的全在这儿了。其余是达尔西自己的。她的宝贝摆在梳妆台上:萨迪送给她的一个描金瓷瓶,腌菜作坊送的一组日历,一本详梦的书,一个盛在玻璃碟子里的扑粉,以及一束扎着粉红色缎带的假樱桃。
  那面起皱的镜子前靠着基钦纳将军、威廉·马尔登、马尔巴勒公爵夫人和本范努托·切利尼的相片。一面墙上挂着一个戴罗马式头盔的爱尔兰人的石膏像饰板,旁边有一幅色彩强烈的石印油画,画的是一个淡黄色的孩子在捉弄一只火红色的蝴蝶。
  皮吉说好七点钟来邀她。她正在迅速地打扮准备。皮吉长得肥胖,有着耗子的心灵、蝙蝠的习性和狸猫那爱戏弄捕捉物的脾气——他衣着华贵,是鉴别饥饿的专家。他只要朝一个女店员瞅上一眼,就能告诉你,她多久没有吃到比茶和棉花糖更有营养的东西了,并且误差不会超出一小时。他老是在商业区徘徊,在百货公司里打转,相机邀请女店员们下馆子。
  七点差十分的时候,达尔西准备停当了。她在那面起皱的镜子里照了一下。照出来的形象很称心。
  达尔西暂时忘了一切,只觉得自己是美丽的,以前从没有男人邀请她出去过。现在她居然就要投入那种绚烂夺目的高贵生活中去了。
  有人敲门。达尔西把门打开。房东太太站在那儿,脸上堆着假笑,嗅嗅有没有偷用煤气烧食物的气味。
“楼下有一位先生要见你。”她说。
  达尔西转向梳妆台去拿手帕;她突然停住了,使劲咬着下唇。先前她照镜子的时候,只看到仙境里的自己,仿佛刚从大梦中醒过来的公主。她忘了有一个人带着忧郁、美妙而严肃的眼神在瞅她——只有这个人关心她的行为,或是赞成,或是反对。他的身材颀长笔挺,他那英俊而忧郁的脸上带着伤心和谴责的神情,那是基钦纳将军从梳妆台上的描金镜框里用他奇妙的眼睛在瞪着她。
  达尔西像一个自动玩偶似的转过身来向着房东太太。
“对他说我不能去了。”她呆呆地说,“对他说我病了,或者随便找些理由。对他说我不出去了。”
  九点钟,达尔西从箱子里取出一盒饼干和一小罐木莓果酱,大吃了一顿。九点半钟,达尔西对梳妆台上的相片看了最后一眼,便熄了灯,跳上床去。
  到这里为止,这个故事并不说明问题。其余的情节是后来发生的——有一次,皮吉再请达尔西一起下馆子,她比平时更感到寂寞,而基钦纳将军的眼光碰巧又望着别处;于是——
  我在前面说过,我梦见自己站在一群境况很好的鬼灵旁边,一个警察挟着我的胳臂,问我是不是同那群人一起的。
“他们是谁呀?”我问。
“唷,”他说,“他们是那种雇用女工,每星期给她们五六块钱维持生活的老板。你是那群人里面的吗?”
“对天起誓,我绝对不是。”我说,“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我只不过放火烧了一所孤儿院,为了少许钱财谋害了一个瞎子的性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达尔西是每周只能领到五六块钱的雇用女工群体的一员,小说不惜笔墨详细交代她的支出费用和她的居住环境,意在表明达尔西生活的拮据状况。
  B.达尔西不惜用她的五毛钱买 了一条仿花边的纸衣领来装扮自己,显示出爱慕虚荣的心理,小说表现出对她的同情怜悯。
  C.小说写到皮吉第二次约达尔西下馆子,用“于是——”结束情节,写达尔西没有去赴约,所以说是“没有完的故事”。
  D.那些境况极好的鬼灵就是那种每星期给雇用女工五六块钱维持生活的老板, 小说表现出对他们的幽默讽刺。
  5.达尔西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结合小说内容作具体分析。(6分)
  6.“梦”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这句话怎么理解?(6分)



  4. A。(B.小说对达尔西爱慕虚荣的一面,既同情,更有惋惜之意。C.分析“她比平时更感到寂寞……”这几句话,可推知达尔西会赴约。至于将赴约后的情节省略去,是留给读者去想象。D.梦境中的那群“鬼灵”被推上了末日的审判台,可见他们罪恶昭彰,小说着墨是近乎锋芒毕露的,谈不上幽默讽刺。)
  5.达尔西是一个在公司为“老板”创造财富而生活拮据的女工。她很能干,一个星期的薪水只有六块钱,吃饭和租房的花用都要精打细算。达尔西是一个虚荣心比较强的女孩。她租住有家具的房间,住在这种屋子里,挨饿的时候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可见她即使挨饿也不想让别人知道的虚荣心理。达尔西是一个有自我约束力但是不够强的悲剧女孩。她第一次受心中的“基钦纳将军”这位偶像的驱使,拒绝了皮吉的诱约;但“另一次”在难耐寂寞的心境下却回避了“基钦纳将军”的“目光”,失去了约束力,还是赴约了。从自控拒约到自觉赴约,可以深层次地看出达尔西是一个比不自觉更带普遍意义的悲剧角色。
                         (只要言之成理就行,每点2分。)
  6.“梦”中的“我”放火烧了一所孤儿院,为了少许钱财谋害了一个瞎子的性命,是一个烧杀凶犯。(2分)“我的罪孽没有那么重”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指出那些压榨女孩子劳动力获得暴利,又把她们引向堕落的老板的罪孽比杀人放火的罪恶更重,幽默辛辣的讽刺笔锋指向犯罪群体和罪恶的现实社会。(4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