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德云小说阅读:《扶贫往事》

(2018-12-13 16:30:57)
分类: 文学

侯德云小说阅读:《扶贫往事》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吉普车是老朱的。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乡长气得拍桌子,说:“他们不栽,我们栽!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真去栽啊?”
     老朱说:“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没办法,乡里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忙了一秋天。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位壮汉。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笑什么笑?没白吃!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你是不是庄稼人啊?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老朱听罢,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 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
     C. 小说善于运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 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但每次笑的含义都不同,“三个听众都笑”,包含了对老朱做法的肯定和赞许;“四个人都笑”则表达出对扶贫工作见成效的开心和满足。
     5. “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 小说写了三个扶贫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6分)



  4. B   
  5. 老朱是一个精通农业知识、工作踏实、为农民着想、廉洁奉公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精通农业知识。农大毕业生,讲桃子讲樱桃都很内行。工作踏实。给农民栽了一春天的樱桃树。为农民着想。帮菜农联系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廉洁奉公。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  
  6. 三个故事分别展示出扶贫工作中的难心、开心和闹心,多侧面地反映出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使小说内容丰富,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性。
  三个故事表现出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百姓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再到依赖的过程,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逐渐深化,逐渐深入人心,深化了小说主题。
  小说以老李头的故事结尾,揭示出当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引人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