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张商英》

分类: 历史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徽宗崇宁初 /为吏部/刑部侍郎 /数毁蔡京身为辅相 /志在逢君 /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B.
徽宗崇宁/初为吏部/刑部侍郎 /数毁蔡京身为辅相 /志在逢君御史 /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C.
徽宗崇宁初 /为吏部/刑部侍郎 /数毁蔡京身为辅相 /志在逢君 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D.
徽宗崇宁 /初为吏部/刑部侍郎 /数毁蔡京身为辅相 /志在逢君 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吏部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刑部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张商英“为吏部、刑部侍郎”,就是做了吏部、刑部的副长官。
B.
仆射,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职权有变化。文中“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是任张商英为宰相。
C.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即扫帚之意。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彗星出现被看作吉祥的征兆。
D.
潜邸,指皇帝即位前所居的府第;也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和“东宫”的含义不等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商英做事不够谨慎,仕途因之受挫。他在公众场合谈论政务,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因和郭天信有来往被贬官,幸有太学生们为他伸冤才得以官复原职。
B.
张商英有声望,能改革弊政规谏君主。他能团结心志相同的官员,得到大家称赞;他还大力革除蔡京执政留下的弊事。他直言进谏皇帝,皇帝因对他心有忌惮而厉行节俭。
C.
张商英支持新法,两度为新法辩护。哲宗初,他巧妙地利用“孝道”来反对更改变法;徽宗年间,皇帝召见他对答问题,他上奏赞美新法,主张遵循新法旨趣。
D.
张商英有豪气有辩才,受到擢升。章惇狎侮郡县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张商英受命而来,随机挫败他的狂妄之言,受到章惇赏识,因之被推荐、提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2)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
10. A (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崇宁初”表时间,不要断开;“御史”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罢”的结果是“知亳州”,不要断开。故选A。)
11. C (“吉祥”错误,应为“灾祸”。故选C)
12. B (他能团结心志相同的官员”表述错误,根据上下文,“能立同异”意思是意见相同相异者张商英都能很好对待;“厉行节俭”有悖文意,原文为“过则如初”,意思是直到他走过去才恢复工作。故选B)
13.
(1)法律如果有弊端,不可以不改变,只是不失去它的本意就够了。
(2)张商英通过僧德洪和郭天信互传口信,后来事情被发觉,张商英在开封府受审,御史张克公上疏攻讦他。
后一篇:周海亮小说阅读:《砌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