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建超小说阅读:《大漠里的旗帜》《大印象》

(2016-09-22 11:09:32)
分类: 文学

刘建超小说阅读:《大漠里的旗帜》《大印象》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

  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

  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

  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

  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吻了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畸形疯狂地蔓延。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

  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

  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义了。

  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

  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

  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

  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

  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神气,玩笑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晚饭,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

  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

  你一个人不寂寞吗?她说。

  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

  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荒漠的风狼一样嚎。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最好。

  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

  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

  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这地方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来场大风暴,菜地就没了,风暴过去后,他重新再开。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

  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

  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

  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荒漠的风狼一样嚎”这一句景物描写,用了比喻的手法既写出大漠环境的艰苦,也衬托了“她”看到“他”的生活现状后更坚定了她要与他分手的决心。

B.文中“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居然”一词暗示下文写那片青菜地得来不易,也点明了小说的主旨。

C.小说以“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开头,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多个方面写“夏花”,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但是又面临现实压力的女孩形象。

E.“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小说的这一结尾写得含蓄蕴藉,极有韵味,给读者留下了充分体味的空间。

(2)小说中的“他”,性格中“浪漫”的一面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为何以“大漠里的旗帜”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多次提到泰戈尔的诗,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8分)



(1)C.E

(C给3分,E给2分,D给1分。)【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与他分手的决心”错误;B“点明了小说的主旨”错误;D“面临现实压力”牵强。

(2)①他喜欢泰戈尔的诗,希望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②深处大漠戈壁,却真正体会到以前所读诗句的诗意。③晚上在看恋人的信,背泰戈尔的诗中度过,并不感到寂寞。④在用来驱赶飞鸟或小动物的布条上写满了诗,不忘“生如夏花”的人生理想。

                        (共6分,每点2分,3点即满分)

(3)①大漠菜地周围的树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挂满了万国旗。②因为司机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和尊重,每次经过菜地时都要向“旗帜”鸣笛致意。③“大漠里的旗帜”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了“他”坚守岗位,奉献大漠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扬与肯定。

                          (共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答出标题的含义,主要是“旗帜”的由来,以及表达的作者情感,然后分析作用,主要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有暗示人物的命运和文章的主旨,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全文的线索或点明文章的主题事件。

(4)①突出了“他”浪漫的性格特点,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由校园里单纯的激情浪漫变为面对现实洗礼却依然不失诗意的转变过程。②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只有真正有理想有诗意的人才能在面对艰难现实时,让自己的精神屹立如“旗帜”,从而让枯寂的人生如夏花之绚烂。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进一步思考人生“诗意”与“现实”的关系。③以二人因共同喜欢诗句“生如夏花”而开始,又以“他”对“生如夏花”的人生理想的坚守而结束,前后照应,使小说结构浑然一体。④多处引用诗句,使小说的语言更具诗意之美,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

                           (共8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多次出现细节在文章中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首先分析细节的内容,然后从对主旨的表达、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结构的完整的角度回答。还要注意引用的诗句当然有增强文章诗意的作用。



      大印象

                                                           刘建超

  老街把给人画像的营生称作印象。

  老街,能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的是八角楼下的大印象。遇到个急事,有人会拿着照片,找到大印象的店里,说给印象一张。大印象便按照顾客的要求,把照片上的人像放大绘画到纸板上,装裱好,保证和照片上的人物表情一模一样。

  去老街找大印象,老街人都会告诉你,大印象啊,好找。去八角楼,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大石桥段家老爷子意外去世,家人没有找到老人留下的生前遗照,便找到犬印象,央求去家里给老爷子画像。做印象这门生意的,极少上门给人画像的,用照片印象,是要借一些技术工具帮助的。而登门画像却全凭手上功夫,况且是给故去的人画像,也是不吉利,晦气生意。但大印象二话没说,收拾起家什就到了段家。大印象对躺在棺木中的段老爷子鞠了三个躬,支起画板开始下笔。正是三伏天,屋里闷热,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大印象连续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灵棚搭建起前,画完了肖像。大印象谢绝了段家人的优厚酬金,说我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

  老街有个清扫街道的环卫工,大家都称他韦老头。每天推着架子车,沿街清理垃圾。韦老头闲的时候,就爱坐在大印象的店前,吸着烟,看大印象画像,拉扯些家长里短。韦老头吧嗒吧嗒有滋有味地吐着烟雾,也不管埋头做着活计的大印象听没听,自己只管说。说他和老婆的恩恩怨怨,说他老婆因为他没有照顾好妮子,十二岁的妮子溺水死了,老婆子也离家走了。我那妮子啊,长得可带劲了,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笑起来,俩酒窝,学习好着哩。都怨我,都怨我啊。韦老头过足了烟瘾,也叨叨够了,拿起扫把仔细地将店铺前清理干净,推着车子走了。韦老头退休那一天早晨,去找大印象道别,大印象的庙铺没有开门,门上挂着一幅画像,是个女孩的画像,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天啊,这是我妮子,是我妮子啊。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

  大印象生意清闲的时候,端着一杯茶,眯缝着一双小眼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人说大印象的本事是过目不忘。曾经有人打赌,带着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让大印象把这四个男女画下来。大印象眯缝着眼,一杯茶的工夫,四张画像就出来了,四个男女瞪着惊讶的眼睛,各自拿着画像离去。

  老街有不少大印象的传说,是真是假没人去考证。不过,大印象协助警察抓窃贼的事情却是老街人亲眼所见。

  那年冬天,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到了老街一带,派出所警察通知商家注意防范。没过几天,老街的一家珠宝店失窃。警察在走访时,大印象拿出了几张画像,说这几个人在老街转悠几天了。警察按图索骥,果然抓获了三名案犯嫌疑人,只是让团伙的头子逃脱了,老街人把大印象画像擒贼的事都传神乎了。原想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承想事件还有后续。春节前夕,逃跑的盗窃头子不甘心,竟然又潜回了老街。节前商家生意旺,店铺关门也晚。天擦黑,大印象起身要去关门,一个黑衣人裹着寒气闯入店里,反手扣上门。大印象正疑惑,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大印象的咽喉。大印象即刻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平静地坐到椅子上。黑衣人匕首向上一划,大印象两眼模糊血如泉涌。

  翌日,正在饭馆里喝酒的黑衣人,被警察逮个正着。黑衣人挣扎着又哭又嚷,说警察冤枉人。黑衣人被带到派出所,吵闹着的黑衣人忽然安静了,他看到案桌上放着一张画像,那画像是用血绘出来的,画像上的人分明就是自己啊。黑衣人瘫倒在案桌前。

  大印象眼睛致伤,不能再给人画像了。有人惋惜地说,大印象画了一辈子像,却没能给自己印象一张啊。

  老街人提起大印象还是那句话:大印象啊,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大印象”为题,既凸显了作为主人公的这位老街八角楼下画像师傅的特点,也能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大印象连续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灵棚搭建起前,画完了肖像”这句话,表现了大印象技艺娴熟、为人实诚的特点。

C.环卫工韦老头在看大印象画像时,叨念自己姑娘的长相,并反复地埋怨自己,是想让大印象为他死去的女儿画一张像。

D.小说写盗窃头子天擦黑时闯入店里,用匕首划瞎了大印象的双眼这件事,意在体现出大印象遇事冷静、临危不惧的特点。

E.大印象的为人处事体现着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把他放在老街这一特定环境中,使环境在浆造人物形象上起到了衬托作用。

15.小说前后两次提到大印象“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6.大印象手艺精绝,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14、E(3分),A(2分),B(1分)

15、①第一次提到,总括老街的人对大印象外貌和精神的固定认识;

②第二次提到,意在表明人们并没有因为大印象被划瞎了眼睛而改变对他的认识;两次提到,前后呼应,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①看着能画。他曾连续八小时不吃不喝,为去世的段老爷子画像。

②听后能画。他曾通过环卫工韦老头唠叨的话,为韦老头的女儿画像。

 

③凭记忆能画。曾在打赌中为四个男女画像,还通过画像帮助警察捉拿窃贼。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