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阿尔卡基•布霍夫小说阅读:《魅力》


分类: 文学 |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的线索有两条:明线是成人自以为是粗暴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暗线是卡佳在戏前、戏中、戏后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B.巧妙使用过渡语言,使故事的发展过程显得紧凑、严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超强的建构水平。
C.秃顶男人,嚼着果汁块糖,粗鲁地训斥卡佳,自身觉得很有文化和修养,其实潜意识里却透露出粗俗而不自知。
D.小说以卡佳与秃顶男人在看《汤姆叔叔的小屋》戏的表现为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E.卡佳的父亲一个比较优秀的家长,在看见女儿的一些举动时能设身处地从女儿的角度去看待,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2)小说多处运用哪些对比手法?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卡佳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课文以“魅力”为标题,探究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这种魅力是怎样产生的。(8分)
(1)B C
(A得1分,错明线暗线颠倒,D小说以卡佳在看戏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买汤姆与卖汤姆的抉择中来推动情节发展的。E小说中卡佳的父亲能设身处地从女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2)在文章中出现了许多对比。如父亲的情绪变化:看戏前的微笑,看戏时的担忧,看戏后的生气;卡佳从急切等待到轻声抽泣、参与拍卖时忘我急迫,来到后台的失望、忧伤,这是纵向的对比。横向的对比:卡佳的全心投入,秃顶男人的漫不经心,父亲的无所适从;演员的木呆腻烦与卡佳的沉重喘息,等等。
作用:突出小说主题,孩子是优秀的,同时也是孤独的,孩子的世界是成人的我们无法理解的,他们对真善美的感知和纯粹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汗颜,极大地讽刺了世俗的、自以为是的大人们。
评分细则:6分,对比4分,纵向、横向各2分;作用2分。大意对即可。
(3)①天真可爱。她对剧情的发展线路非常熟悉,表情仍然“庄重严肃”,幕间为即将进行的拍卖“轻声抽泣”,戏后为自己大声嚷嚷道歉,都体现了卡佳的孩子气。
②纯真善良。看戏时的投入,明知台上的表演都是假的和演员们工作敷衍,可她还是“抓住坐椅的扶手,沉重地喘息着”,不可遏制地为人物的悲欢离合而哭泣、伤心。
③感情丰富、富有正义感。她下决心要把“汤姆叔叔”拍下来,给“汤姆叔叔”自由,害怕“汤姆叔叔”被庄园主买走,为此宁愿出超出一倍的价钱。
评分细则:6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4)参考①魅力是指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虽然小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魅力”一词,却是全文充满着“魅力”。
②《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不朽名著,卡佳对于能够进剧院重温这个故事非常激动,这是文字艺术魅力的体现。
③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她面对演员“木呆的声音、腻烦的道白”居然也能够看得如痴如醉,这是书籍、想象加上表演带来的魅力。
④故事高潮出现在卡佳要用“二百块”参与拍卖,这充分体现了剧中人物“汤姆叔叔”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卡佳,她在文字的魅力与自我内心情感(她自己并不知情)的冲突与渲染的相互影响下,形成了新的理解。
⑤剧院本身也有一定的魅力,对于“第一次”进剧院的卡佳,被剧院的整个氛围所震撼,有些手足无措。
⑥卡佳本人也是有魅力的。这是我们读完整个文本之后获得的新感受。她的可爱样子,专心看戏的神情,同情弱者并不顾一切去帮助弱者的心思,以及她去后台看演员的好奇心,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卡佳的可爱与纯粹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她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远超其他人。
评分细则:8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出四个要点,大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