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着的轿车
【美】欧·亨利
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上开始读书。她的脸看起来秀气,那件灰色的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前一天她也是这个时候来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些情况。
这个小伙子慢慢地靠近她。就在这时,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小伙子顺势捡起书,有礼貌地递了过去,随便讲了几句关于天气的寒暄话,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姑娘看了小伙子一眼: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她深沉地低声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聊聊天。”
“你知道吗?”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无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实在冒昧,”小伙子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园里这么多姑娘,你也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换个话题谈谈吧。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为什么那么匆忙?他们感到幸福吗?”
小伙子一时还没搞清,自己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到这里来坐的目的,只是因为我想接近众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唯利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啊―――钱,钱,钱!!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我喜欢自得其乐,看不上珍珠宝石,也懒得游山玩水。”
“我可总是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很多钱,你就可以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可我对这一切腻透了!”姑娘回答。
小伙子看着姑娘,说:“我可很喜欢研究和探听富人们的生活。”
“有时候,”姑娘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的话,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你刚才说的当真是这个意思——你会看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当然了!”她回答。
“我在饭店工作。”小伙子说。
姑娘心里一惊,问道:“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
“我是个饭店的出纳员,你看见那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招牌了吗?”
姑娘看了看手表,站起身问:“你怎么不上班?”
“我上夜班。”小伙子答道,“离上班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我能再见到你吗?”
“不知道,也许可以。我得马上走了。哦,今晚我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呢。你来时,可能看到公园门口有一辆白色小轿车吧?”
“是的,我看到了。”小伙子回答。
“我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正在等我呢,再见!”
“现在天已黑了,”小伙子说,“这公园里坏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车?”
“你还是在长凳上坐十分钟再走吧。”说完,姑娘就朝着公园大门走去。小伙子盯着姑娘漂亮的身影,然后跟在她后面。
姑娘走到公园门口,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辆小轿车,然后她横穿过马路,走进那个有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的饭店。店里的出纳柜台上一个红头发姑娘看见她来了,就离开了座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红头发姑娘的工作。
小伙子把手插进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着。然后,他走向那辆轿车,钻了进去,对司机说:“去夜总会,亨利。”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对于小伙子和姑娘这两个主要人物,作者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的手法来表现其性格特点。
B.小说全篇主要由人物对话构成,这样使得小说既生动形象,活泼逼真,又情节紧凑,节奏明快,没有繁冗拖沓的感觉。
C.面对小伙子的称赞,姑娘表现得很冷淡,并且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表现了姑娘性格中矜持、自重的一面。
D.小伙子面对姑娘的委婉责备语无伦次,一方面因为他真的爱上了姑娘显得紧张,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姑娘隐瞒自己真实情况而心虚。
E.小伙子和姑娘在金钱、地位、享乐等生活观念方面形成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而且互为衬托,相映成趣。
(2)小说为什么以“等着的轿车”为标题?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6分)
(4)你觉得这篇小说的结尾好不好?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由。(8分)
(1)B、E
【A项错在没有心理描写。D项错在最后一句话,正确的原因是小伙子觉得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C项姑娘的矜持、自重有故意做作的成分,并非全部真实自然的表现。】
(2)从人物来看,“等着的轿车”是完成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最后最关键的环节,否则,人物则是模糊不清的;从情节看,小说结尾处“等着的轿车”将情节推向高潮,并戛然而止,留下不尽的回味;从结构看,“等着的轿车”是小说的线索,只不过大部分情节中它只是伏线;从主题看,它的出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每点2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比较漂亮,但其他方面都很普通。“五官秀丽”,“衣着普通”,在饭店里做出纳;未婚,但正为婚事发愁;有一些羞涩和矜持;虚伪,做做。
不承认自己普通的职业,不承认自己对金钱和奢华的向往。
(4)观点一:好。
原因:最关键的细节在最后呈现,使之前的情节具有悬念性,引人入胜;小说情节在最后的高潮中戛然而止,留下了回味和想象的余地;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新颖独特,出人意料,令人回味。
观点二:不好。
原因:缺乏铺垫,“等着的轿车”的出现显得突兀;标题已经泄露了结尾将要出现的情节,失去了悬念;“等着的轿车”着墨太少,使其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