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志强《一片白云》阅读

(2011-03-13 20:57: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

谢志强《一片白云》阅读

                                一片白云   谢志强
    他欣喜地听着羊圈传来的羊的叫声。他蹲在靠墙的地炉旁边,清出昨晚烧过的余灰,然后,用松枝和牛粪点燃起火,炖上铜壶。水隐约地吟唱的时候,他掰了块砖茶丢进。轻烟暖和着屋子。
    这时,屋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渐渐近了,门框出现女儿一张惊惶的脸。女儿哭着,说:阿爸,我那只小羊羔死了。
    他关注着地炉里的火,表情平静,说:嗯。
    女儿说:昨晚它还欢蹦乱跳呢,阿爸,它硬得像块白石头。
    他脑子里还留着夜晚扫荡山谷的暴风雪的喧嚣。他说:我等会儿去处理。
    女儿泣声说:阿爸,小羊羔……
    他倒出奶茶、取来糌粑,说:坐下来。来,羊等着你要上山吃草。
    父女俩安静地吃着。他想起有一回眼睁睁地看着雪崩遮蔽了牦牛,还有狼、雪豹、狐狸,秃鹫叼走了羊羔。他对失却有着精神准备,知道挡也不挡不住。他捏着木勺舀着木碗里的糌粑,嚼出响声。女儿似乎担心响声惊扰了什么,嘴里克制着,她用手掰碎着糌粑。
    等到他听到出去的女儿传来模仿羊的叫声的时候,他站到门口,望见峡谷里那一群羊,像白云一样飘离村庄。他嚼着奶酪,来到空寂的羊圈。羊圈充满着羊的气味。
    羊圈旁边有一块石头,他把那只死了的羊羔拎上去。身后是零零落落的石屋,前边是起起伏伏的谷地。刀子长了眼一样剥开失却温暖的羊羔,他的嘴念祷着什么。一张皮展开摊晾着,它将是女儿冬天穿的皮夹。羊毛稚嫩可爱地曲卷着,一绺一绺曲卷得那么自然,却已经没有时间舒展开来。
    先是听见乌鸦的叫声,像是被风吹乱了的乌云。他知道,它们冲着羊羔来了。阳光里,肝脏、肚肠闪耀着新鲜的光泽。还有凝固的血。他用泥土搓洗着双手。乌鸦迈着试探的步子往他这边徘徊。
    随后,高阔的蓝天,出现一个斑点,慢慢地,他眼前的地上一个偌大的影子移动,秃鹫展着巨大的翅膀已濒临他头顶的天空,稳稳地滑翔着。他甚至看见了秃鹫那炭火一般的眼珠。
    他卷起羔皮回屋。背后一片乱乱的鸣叫。乌鸦躲闪开了。不知哪儿又赶来几只秃鹫,俯冲下来。他看见一只秃鹫倾斜着翅膀冲下来叼走了一根骨头。他把羔皮钉在门前的墙壁上,回屋取了锄头准备去田地,苍蝇已敏感地飞来,去叮那留着血迹的羔皮。他走近,羔皮已微微缩皱。苍蝇惊慌飞开,却近近地乱舞。
    午后,村里一位朋友来他家。喝着奶茶,俩人偶尔说句话,更多的时间是沉默。似乎过去的岁月,还有眼前,往后,已在无言的默契中交流着。朋友想起了什么事,起身走。他送到门口,说:明天我去你那儿。回身,他收起了墙上那张羔皮。
    峡谷,一边阴,一边亮。他走到村边,好像一天的力气都积攒到这一刻,喊得悠长而粗犷。那喊声碰着对面的悬崖,反弹回来,又返回去,一来二去,同一个喊声,回荡之间,弱下来,仿佛他不止喊了一次。
    不一会儿,他女儿的回应穿过峡谷飘了过来,如同和声,那么自然承启了两个人──父女的声音,一唤一应,灌满着峡谷。峡谷小心翼翼地收集起它们──恢复了峡谷那辽阔的平静。
    转眼,一片白云在峡谷那边飘出来,女儿赶着白云,谷底银亮的河像一条哈达,渐渐地,母羊和小羊相互寻找、呼唤的声音响过来。他一脸的皱纹里沁出笑意,因为,他听见女儿模仿羊羔的叫声。

   

    11.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6分)

    1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3.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5分)
    14.(8分)
    (1)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情节平淡;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4分)

    (2)有人说,读谢志强的小说,能感受其蕴含着浓浓的诗意。请结合文本作简要赏析。
(4分)

 

     11.(6分)①女儿告诉父亲小羊羔冻死的消息。②父亲趁女儿外出放羊处理妤羔皮。③父亲呼唤女儿,女儿在回应中回家。

    126分)①慈祥和善良,对女儿充满爱意。②敏锐细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③坦然淡定地面对生活的艰辛,对苦难有超常的韧性和承受力。

    13.(5分)(1)(2分)转移话题,不想让女儿沉浸在羊羔之死的事件中。

          2)(3分)听到回应,认为女儿没有受羊羔之死的影响,内心感到欣慰。

    14.(8分)(1)(4分)

    示例一:作品围绕一只在暴风雪之夜冻死的小羊羔展开叙述,表现出生存的不易和生命的艰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生与死的纠葛中,有一种超越死亡的执着和向往:人与自然在不断的抗争中达到的一种和谐。

示例二:面对死亡,却能表现温情,实则蕴涵着作者对生命有更高的认识,即生命要承受苦难和死亡,趋向更为博大的存在。

2)(4分)示例一:虽然文中表现了生存的艰辛,但文中反复描绘羊群如同一片白云,给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生存的喜悦。尤其是小说结尾,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蓝天、白云、草原、山涧的小溪,一个牧羊的少女,正挥舞着一条洁白的哈达奔向父亲。

示例二:小说中的蓝天、白云、羊群、雄鹰、岁月、老者、儿童等构成了独特的意象世界,其中的意境、情绪营造了诗一样的氛围,不仅给人难得的精神享受,还让读者深思生命的升华、超脱和传承。

 

 

                                 回望一片白云

谢志强

如果简化了说,基督教建立在一个“罪”字上,人之罪(而且是原罪),于是忏悔,赎罪,洗礼。而佛教则建立在一个“苦”字上。怎么承受,怎么解脱这个“苦”,佛教有无数的经典去阐述,有无数的信徒去祈愿。

作家可以不信教,但不可没有宗教意识,即悲悯之心、敬畏之心、关怀之心。而且,中外众多文学经典都有它们的宗教文化土壤。

《一片白云》所写的那片土地就有宗教背景。不过,我没去挑明。我只是写了承受。人物面对自然灾难的承受。父亲和女儿对承受当然不一样。我用了羊羔这个细节去表达父女不同的反应。重要的是,父亲不愿让女儿纯洁的心灵笼罩死亡的阴影(那块羔皮的处理)。还有引伸出的女儿学羊的叫声,渐渐地把一个死穴扩大到生命的博大,由形延伸到声——峡谷的回音。一片白云,还是一片羊群?天地在此融合。

我儿子五岁的时候,他执拗地买下了两只秋季的小鸭子,我知道这两只小鸭子注定命短,于是,我设法不让儿子亲眼看到小鸭子的死亡。

我担心他幼小的心灵投入了死亡的阴影。我写过《两只小鸭子》实录了当时的情形。我在写《一片白云》,无意之中,又将小羊羔的死亡,放在父女面前,我意识到,我再度启用了那个细节,只不过将鸭子转换成了羊羔。细节置入另一个境遇之中,关键要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浑然一体,仿佛是内在生长出来那样。我过后体味出了这个无意中移植了的细节,创作的时候都毫无察觉。

作为浙江省作家代表团成员,我曾去西藏访问,那恶劣气候使我几乎承受不住,但那壮丽风景使我感叹不已,那个环境里,一个人能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我翻阅了关于那片土地的许多书籍,加上我在新疆生活的体验。一片白云飘进了我的脑海。我敬佩那片土地的人们对苦难的韧劲和耐力。

文学对苦难的表达,直接写沉重,我不忍,我选择了“轻逸”——一片白云。那段时间,我连续写了几篇关于死亡的故事,包括《外婆点亮柴油灯》、《寻找那棵胡杨树》、《小石堆》,我想到了温暖。小小说的特点是选择一个切入角度:面对死亡,去用温暖切入。可能是我活了那么久,对生命有另外的认识了吧?生命冲破死亡,承受死亡,趋向更为博大的存在。

小小说仅仅展现死亡的恐惧和威势,还不够,在生与死的纠葛中,困惑中,还应有另一个层面,超越死亡的执着和向往。它的基调则是温暖。寒中的暖、死中的生——那一片白云,那一盏煤油灯。细节的贯穿、延伸、照应,都去融入整体的形象:一片白云,一盏煤油灯、一棵胡杨树、一堆石。《一片白云》仅是那组关于死亡故事的一篇。

这里,我声明,创作《一片白云》的时候,我可没想得这么多。如果想得这么多,我就写不出了。

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引用过犹太民族的一句话:人类一但思索,上帝就会发笑。写到此,我不知上帝是否发笑,但我禁不住笑了。仿佛创作《一片白云》的是另一个未曾谋面的谢志强,而我,自以为是地替他思索或捕捉一片白云的隐秘,甚至,另一个谢志强也发笑了。笑声像峡谷中的喊声那样回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