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节要快乐,不要伤感

(2011-08-15 14:44:22)
标签:

《东京梦华录》

《月下独酌》

月饼

《水调歌头》

教育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出现次数最频繁的那一天一定是中秋。“中秋”一词,最早出于《周礼》,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却是在唐代。所以广为流传的中秋的诗词,大多是唐代之后的杰作。 

http://s14/middle/612af80bhaa859b3fc94d&690

多愁善感是诗人天性,翻开历史的篇章,每一“篇”中秋,都充满了孤独、寂寞的色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首《月下独酌》道出了李白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

http://s16/middle/612af80bhaa859b4f01cf&690

古代的每一位诗人在中秋的时候都是伤感的吗?NO!毕竟古往今来,中秋都是团圆的象征,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咏月饼诗》中“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描述的就是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的幸福场景。

http://s4/middle/612af80bhaa859b5e6313&690

如今现代人见不得古人中秋忧愁,偶尔调侃一下:李白家的月饼改成了“床前明月光,月饼没包装。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饼香!”。杜甫的月饼变成了“细草微风岸,今年送礼多。何物能摆阔?月饼最出色!” 。柳宗元家的月饼换成了“无权鸟飞绝,没钱人踪灭。品饼蓑笠翁,独过中秋节!” 。徐志摩带着月饼“悄悄的我收了,正如你悄悄的送,我挥一挥衣袖,来年你还送不送!”琼瑶也拿着的月饼唱“我有一块月饼,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送饼之人能懂。饼外情深义重,饼内目的重重。迎来送往惧无踪,徒留一帘幽梦!”,古今的诗人因为月饼都欢乐了!

http://s11/middle/612af80bhaa859b8c146a&690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看来中秋在古代是个happy day,咱不能输给古人,咱们的中秋更要happ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