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下发了“修订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说明书”的通知,对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OTC)的说明书进行修订。在国家食药监局的修订内容中,对于仅用于儿童的氨金黄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删除了“注意事项”中“1岁以下儿童应在指导下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了“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这则本属常规公告性的修订通知,却因为事关儿童用药安全,引起了社会及媒体的担忧,并对含有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产生了广泛质疑。其实,这种质疑和恐慌是大可不必的,市面上大品牌旗下的非处方儿童专用感冒药,在配方和剂量上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比如康芝药业的金立爽®氨金黄敏颗粒,它的包装盒上明确注明了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也就是说,本次就修改说明书的常规公告,并不是把所有含有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都“一棒子打死”。
目前,市场上含有金刚烷胺类药物成分的品牌产品,除了康芝药业的金立爽(氨金黄敏颗粒),还包括太阳石药业的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仁和药业的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葵花药业的康宝(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以及迪龙(氨金黄敏颗粒),这些儿童感冒药已经销售多年,属于相对成熟,有一定消费口碑的药品,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这件事情或为虚惊一场:一方面,修改说明书是SFDA的日常监管工作,且并未提及任何产品不良反应及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基本上所涉及的产品,其销售目标人群都定位在1岁以上的儿童。
康芝药业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消费者和经销商反应都很平淡,且公司已经按照规定进行说明书的修改,在“禁忌”中标注了“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金立爽上市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涉及质量的投诉和不良反应事件;并且金立爽产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1—12岁幼儿和儿童,此次说明书进行相关修订对公司金立爽产品的销售影响不大。
而有关营销专家也证实,不仅仅是金立爽,目前一线儿童OTC感冒药品牌中,除了强生旗下的艾畅、泰诺林、美林以及同仁堂小儿感冒颗粒等产品推广人群包括1岁以下儿童外,包括好娃娃、优卡丹、泰诺、护彤、小快克、儿童百服咛咀嚼片等品牌的主要推广人群都集中在1—12岁。
回过头来讲,其实相对于抗生素等常用药物,金刚烷胺的不良反应实际上很少,但是确实存在中枢神经方面不良反应的风险,并且其仅对单甲型感冒病毒有作用,而1岁以下儿童用药,多为医生处方指导用药,医生通常不会使用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物。
“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问题,通过让有关企业修改说明书的方法来告知使用者注意OTC用药安全是很大的进步,尤其近些年消费者对药品安全的敏感性很高,对此的关注度提升非常好,可以起到未雨绸缪,全民监督的效果。”不少药品专家认为,通过规范说明书,不会对品牌造成影响,反而更能促进品牌的健康发展,对科学用药的理念传播产生正面推动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