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一连串的事情,几乎可以让我用惊诧来形容了。先是郭美美借力发力要进娱乐圈;再是卢美美父女协心斗媒体诉法律,腐败也要咸鱼翻身,死也要死的光明磊落;最让我惊诧的一件事情是音乐书法创始人李斌权受到大量网民的追捧,这实在让人费解!?一向喜欢看热闹爱低俗的网民大众,什么时候把口味调成关注高雅艺术上来了????
难道是网民的口味真的转变了????否者怎么会出现这样滴事情呀?这是在天朝啊!
曾问身边挚友如何看当今网民之动向?挚友的回答是:网民的动向有无数个阶段,但前三个阶段应该是这样的。从最初的看热闹,促使了芙蓉、凤姐、兽兽等“红星”的诞生,这是第一个阶段的网民纯粹属于跟风型,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第二个阶段网民充分扮演了反腐急行军的先锋,干倒了一大批寄生虫,挠疼了一批隐藏在国家外衣下的“事业单位”,如铁道部、红十字等等。第三个阶段,大部分网民从仇富、仇官的心态上慢慢的转变了,转向了更贴近现实的“不公平”,这个所谓的“不公平”其实存在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的网络发达了,大家找到了共同语言。大家都知道做科研的最有技术含量,但是和娱乐明星相比,无论是名声还是收入都差一大截,难免有落差。书法是一种高雅艺术,从古至今一直被人所追捧,但是和论知名度估计还是搞不赢娱乐啊,我们知道古代的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这些都是当时娱乐界的大牌啊,但我们知道几个玩书法的????这个阶段的网民更加现实了,他们更喜欢去追捧有实力的东西,更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心里的落差。
就是这样的一种落差,体育、书法、科研、一大群玩技术的等,和娱乐相比都相形见绌,造就了一种共同的声音。当李斌权的音乐书法概念问世之初便受到了大批网民的支持,各种异议均被淹没在滚滚的网络口水中。当然,李斌权的音乐书法确实有很强的特点,在问世之初受到的质疑声也不少,有不少人的一个论点就是:李斌权就是为了书法的发扬光大,故使书法与音乐结合踏入娱乐圈。。。这个观点曾“被”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网民对待事物认知的改变逐渐摒弃了这个说法。
网络的风向变化的确代表了当今社会普通大众的一种心理变化,从虚无到政治利器再到求真求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