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诗歌的叙事性与细节的捕捉——彭建功浅评诗歌《治病》

标签:
诗评彭建功治病李小军文化 |
分类: 文评西粮 |
治病
.
文/李小军
.
小时候,生活贫穷
为买一颗糖吃
纠缠父亲一天也未必可行
于是心生一计,装病
.
父亲背我走了三里地去看医生
村卫生站的大门紧锁着
父亲说,给我娃买几颗糖吃吧
我说,要买就买只油笔芯吧
.
父亲慷慨的花了九分钱
除了我一生的病根
.
诗歌的叙事性与细节的捕捉
——彭建功浅评李小军的诗《治病》
.
叙事性的诗歌,比记叙文要求更高,既要有故事的趣味性,巧妙性,更要语言凝练性,以及人物心理细节捕捉的生动性,可比性,完整性!
.
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通过比较,对比,活生生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和一个父爱如山呈现出来,同时也把自己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流露出来!
.
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把生病看成一件幸福的事,因为大人会卖好吃的,会受到好的待遇。把儿童幼稚的心态暴露出来!
.
通过装病,把父亲仁爱,伟大的一面呈现出来,孩子也达到了目的!父亲背着我走了三里路,说给娃买几颗糖吧,这时,一般的孩子应该特高兴,终于大功告成!
.
但,这里发生了意外变化,像微小说一样,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也把一个苦孩子,懂事早,贫寒家的孩子早当家,立刻把诗推向高潮,“我说,要买就买只油笔芯吧……”孩子体谅父亲,以及对家困难的谅解,马上到嘴的糖,却变成油笔芯了,难得可贵!
.
诗首和诗尾形成鲜明的反差,宛如两个人,从纠缠到慷慨,花了九分钱,也许糖和油笔芯都买了,从装病到治病,并除了一生的病根!
.
小诗构思巧妙,引用对比,把人物言行的细节雕刻的非常生动,塑造出父亲的两面性,严格与仁慈,严父出孝子,童年是每一个人美好的记忆!
.
情真意切感人,环境造就人,抓住了一个时代的典型事件,引起心灵的共鸣,好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社会的本质,真相,诗就有了生命!(2021.5.20)
.
简介:彭建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文艺评论家会员,中诗论坛评论版编辑。在《人民日报》《诗刊》《草堂》《星星》等几十家纸刊各大网站发表诗,诗评,歌词千篇首,并多次获国际诗歌大奖。
相关链接:中国诗歌网—彭建功浅评《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