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需多言
无需多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7
  • 关注人气: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微服私访”后能否“马上就办”?

(2015-03-17 00:30:47)
标签:

微服私访

官员

民众

作风

嘘声

分类: 时评

官员“微服私访”后能否“马上就办”?

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在工作之余,经常到市里转转。去年,新余一市民家中的三个孩子患病,时任新余市长的刘捷专门去该市民开的小餐馆吃米粉,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在山林中捡垃圾,被网友偶遇,一度被质疑作秀。他说:8小时以内是市委书记,8小时以外不就是普通老百姓一个吗?(《南方都市报》,316日 )

每每看到类似的新闻报道,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质疑”之声,作秀、走过场、装样子等等嘘声一片。其实,这也可以理解。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居庙堂之高”而忘记了处江湖之远的民众,官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接触,对彼此的行径也不能换位思考,尤其是官员作风漂浮,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正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对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动手术,可以说取得了实效。官员们走出了办公室,去实地调研甚至“微服私访”,了解一线情况,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可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质疑之声”呢?

其实不然,官民良性互动并不是简单的“微服私访”就能够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官员的作风,老百姓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之中的。官员是否能够放下所谓的官架子,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作风问题;官员能否服下身子,为民多办实事好事,这也是作风问题;官员能否耐下性子,倾听老百姓的呼声,这同样是作风问题。如果广大官员都能够做到如此,那么“微服私访”也就成为了平常事,而不会上电视、进新闻,从而引发诸多的“猜忌”和“质疑”了。在这个过程中,官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以服务者的身份来践行转作风。

同时,笔者以为,官员想要扭转这种质疑还必须从自身做起,“微服私访”之后能否来个“马上就办”呢?众所周知,“微服私访”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有效避开基层的迎检准备,从而得到更加真实情况。但这只是“微服私访”的第一步,很多官员都是只完成了这一步就停滞不前了。以为做足了样子,就能够换来民众的好评,此乃大错特错。不仅没有得到好评反而嘘声一片,换来个爱摆空架子的名誉。所以,第二步就是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不仅回去就干,还要马上就办。只有趁热打铁才能让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这样民众也才会铭记于心,印象自然而然就好了。当然,“马上就办”后还要来个“回头看”,要征询下民众的意见,对办理的结果是否满意,还有没有其他要求,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改进等等,只有将问题切实解决了,民众的怨气也就疏通了,官民良性互动也就开启了。

当然,作为普通民众其实也不必对官员的“微服私访”嘘声一片。毕竟,这些如市长、市委书记之类的官员能够在工作之中或者工作之余“微服私访”并且发现一些问题,说明其作风确实已经开始转变了。大家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看他们是不是真的与普通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不是真的俯下身子甘为孺子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