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是患者家属业内人士有能力未经杂谈 |
分类: 时评 |
惊讶!做手术得自购手术刀?
近日,柳州一市民到柳州市工人医院南院骨科,做腕管综合症微创手术。术前,医生推荐了一个医疗器械代理商,要求患者向对方购买手术刀。患者家属感到不可思议。据了解,这款手术刀未经过招投标就进入医院,而涉事医生拒绝回应。业内人士表示,医生这样推销手术刀不合理。(《南国早报》11月28日)
患者就医要做手术这是常事,但手术的关键用品手术刀却需要患者自掏腰包购买,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听说。当然,暂且不评这主治医生的医术是如何高明,光是这“忽悠”患者的技术显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先给你做术前检查,然后告知患者第二天手术。待患者询问完手术的大概费用并预交押金后,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手术刀得自己掏腰包购买,原因是这刀医院没有。紧接着当面打电话给销售医疗器械的业务员,当起了中介。如何?这是个套吗?答:是。怀着疑问,患者做了手术,可出院时拿到的住院清单上却没有这把手术刀的费用。这刀难道是一次性的?
更让人惊讶的是,该患者所购买使用的手术刀是德国造,比国产的手术刀要贵,当然做工也更精细。可关键是这手术刀是没有经过医院招投标程序的。换言之,这属于私下买卖。如此,问题就来了:万一在手术过程中因为手术刀的质量或者消毒问题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预知的医疗事故,这责任该谁来承担?医院?人家的清单上都没有这个手术刀的收费,凭什么承担责任?况且可以以该手术刀未经医院招投标程序进入,完全属于医生与患者的私下行为。医生?他有能力承担吗?
从手术刀推销业务员与该主治医生的行为来看,这绝非第一次“合作”。医生口中800元一把的德国造手术刀到了推销员的口中就成了1000元,而且不讲价。这可是垄断生意,患者要是嫌贵不要了,医生肯定得急眼,不给你做手术可咋整啊?有他俩这一唱一和,患者只得乖乖“束手就擒”。对于这种情况,医院的态度是:“这牵扯到很多问题,柳州所有的医院都是这样操作。”并且百般辩解,称“此刀非彼刀”。如此态度,只能让人怀疑是不是医院也从中有所“收益”。
做个手术还得自个掏钱买手术刀,是不是以后去理个发还得自己带上一套理发工具,到餐馆吃个饭还得自己把油盐酱醋以及锅碗瓢盆都带上呢?医生当起了推销员,其目的绝非治病救人这么单纯,多卖出去几把手术刀就能多点回扣,这是谁都懂的浅显道理。可患者的安全谁来保障?作为医院不考虑如何救死扶伤,作为医生不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医德何在?还有那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别以为没你们什么事,万一出个事儿,你们都吃不了兜着走,赶紧查一查,别占着茅坑不拉shi,否则就是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