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问政”需谨防药力过猛!

(2013-11-22 01:14:59)
标签:

无辜

所说

同时

实际

人民网

杂谈

分类: 时评

“微博问政”需谨防药力过猛!

日前,一条关于辽中县政府副县长人选魏汝翔12岁工作15岁入党的微博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沈阳市委组织部回应称魏汝翔真实出生日期为19613月,现已取消其任职资格,调离组织人事岗位。(人民网,1121日)

一句“12岁工作15岁入党”掀起了网络问政的高潮,时隔一日,沈阳市委组织部就做出了回应:一、在沈阳市20128月干部任前公示期间,根据群众反映,经核实,魏汝翔的真实出生日期应是19613月,实际是15岁参军,18岁入党;201210月,已取消魏汝翔的任职资格,不予任用;同时,将其调离组织人事岗位。二、魏汝翔现在沈阳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

对此,笔者倒是颇有几个疑问未解。

其一,倘若真如该市市委组织部所说,实际是15岁参军,18岁入党,那这个辽中县政府副县长人选怎么能说调离就调离呢?况且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户籍管理显然是不怎么严谨的,许多户口都是手写的出点错也在所难免。想必能作为副县长人选的人其各方面能力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么一个网上的质问就随便换人。再退一步说,在确定其作为副县长候选人之前,组织部门也应该是通过多方考察和论证的,户籍年龄问题也应该在所考察之列,难不成都没查出来?

其二,如果确实因一微博问政就撤换副县长人选,笔者倒是觉察出这么个话题来。要么是心虚,要么是这本应该的“提拔”是不敢见光的。何来心虚?这就要说到干部提拔的问题了。如果是光明正大的提拔,且所有程序都是阳光操作,那也没有必要因这么一桩事情把一个本应该就任政府副县长的人选给临时调离。莫不是其中有见不得人的猫腻?或者说这年龄问题是后来人为更改的?这还真不好说,不过这也算是笔者的猜测而已。

其三,网络问政虽然是有效的监督形式,但也不能听风就是雨,万不可因网络质问而冤枉干部或者是抹杀领导干部的积极性。笔者的意思是要正确对待网络问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上述的新闻中,不难读出该市市委组织部的压力与无奈。当然,这从侧面也提示各级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做到选贤任能。因为无数双眼睛正盯着呢,尤其是来自网络的监督,更是一针见血。

当然,微博也好、贴吧也罢,网络问政虽然如一副猛药,剑指干部选拔的各个方面,但也需谨防药力过猛,伤及无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