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报”杜绝红包”,承诺一言九鼎?

(2013-11-18 01:58:04)
标签:

古语

借机

人民群众

部门

人民网

杂谈

分类: 时评

登报杜绝红包”,承诺一言九鼎?


    1113,安徽宿州市委书记、市长等34名市级领导带头签订“杜绝红包现象,纯洁人际关系”承诺书。1114日,该份有着34名市级领导亲笔签字的承诺书刊登在宿州市委机关报——《拂晓报》。(人民网1116)


    据了解,该承诺书共承诺5项,大致内容是市领导带头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自觉抵制公务活动收送“红包”现象,拒收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管辖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各种礼金,不得以嫁娶、乔迁等名义借机敛财。


    市委书记、市长等34名市级领导带头签订“杜绝红包现象,纯洁人际关系”承诺书可谓给反腐倡廉开了个好头。从近年来腐败大案要案的规律来看,反腐工作日趋复杂,白色腐败、群蛀现象、小官大贪等不断涌现。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扎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笔者以为,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证。


    就拿着“杜绝红包”登报事情来说吧,这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形式。长期以来,对反腐倡廉依的监督往往赖于内部监督,如签订反腐倡廉责任书,落实反腐倡廉领导报告制度以及纪委监督和群众举报等等,不是说这些制度的落实不能对反腐倡廉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只是在监督上还有待完善。原因就在于这些监督方式大多有流于形式之嫌。即使某些干部“出了事”,也很少去追究他当时的承诺责任,特别是领导的领导责任。因为不管是签订的反腐倡廉责任书也好,还是自查报告,事后都没人拿出来当回事。


    然而,这登报公开承诺就不一样了。这是将承诺置于社会大众和娱乐媒体的监督之下,是确保权力规范运行的有效监督。承诺事项、承诺内容公之于众,这就意味着将接受整个社会、全体人民群众的监督。无论是监督范围还是承诺责任都远非部门内部承诺、内部监督可比。


    当然,这公开的承诺更是领导干部们头上高悬的利剑,时时刻刻都提醒这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铭记自己的承诺,从思想上高度树立警示作用,再在行动中予以规范自己的言行。否则就会失信于人,更会影响领导形象,破坏行政机关权威。


    不妨把这登报“杜绝红包”看成一种秀,秀承诺更是秀廉洁自律。倘若这秀只为哗众取宠,那无异于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倘若这秀真是警钟长鸣,那势必会防微杜渐,实现领导干部的自我净化。


    古语有言,听其言观其行,登报杜绝红包的承诺能否一言九鼎,不妨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