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善出名穷善被嘲讽,导致道德严重滑坡

标签:
杂谈 |
http://s12/middle/61299c3chb263042adc6b&690
有人这样嘲笑过我:“你自己都穷成那个样子,还帮什么人。”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穷人是否没有资格去帮人,二是成了出头鸟让有钱人颜面扫地。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眼里,做公益就是做慈善,就是拿钱帮人。这也是慈善现象误导了人们的视线,把公益物资化,从而让人们无法认识到真善的意义。那么,为什么在中国这样快速进步的社会里,富人行善得到大力支持,而穷人行善则遭遇嘲讽呢?
如果一个穷人选择去做一件好事,会遭来很多人的质疑,大家都会笑话他自己的事都没有处理好还去帮助别人,可能就是为了出名。这是一种现象,因为围观的人太多,大家都被社会物质所感染,不但不去做,发现别人做了,认为那就是炒作,那就是带有目的性的。
为什么现在的小区里,住着几百户人家却朴互都不认识呢?不是有句古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吗,难道社会越发展,人们越来越不需要邻居了?这只能说明一个现象,人们太物质了,太自私了,道德观念也越来越浅薄。一个没有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当然会指责做好事的人了。
有一个老人,不要子女赡养,自己去踩三轮车,援助了很多贫困学生,后来这个老人死了,很多人都哭了。大家说说,这个老人图什么,图名还是图利?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尽管他死后媒体对他进行大量的宣传,可他已经走了,留下的仅仅是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视频。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种行善方式,但我能理解,因为这是一种真善,一种属于自己责任的行为。
然而,有些人就会嘲笑,自己过得像乞丐一样,还去帮人。
从生命的意义来讲,开着奔驰的人,固然比骑自行车的人高贵,但他同样食人间烟火,同样只有一次生命,平凡与奢华二者之间,没有多大生命的差距,只有物质之间的对比。可是,往往这种人,他们能帮人吗?我们看到的,每年举办的这样那样的慈善晚会,那么多有钱人一出手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可这钱上哪去了呢?到老百姓手里了吗?我们何不把这种行善讲成为是面子,拿了多少钱,也就代表着他也有爱心,也是善良的,也关注社会。
正因为这个人拿了几百万,那个人拿了几千万,才导致了普通人的思想进一步升级,普遍认为慈善是有钱人做的事。当公益事业在中国起步后,人们认为公益就是慈善,没有钱,你做公益做什么呢?
我们不能说一个志愿者不善良或是帮不到人,更不能说一个义工没有什么用处,中国的道德问题,还得靠这些基层的义务工作者来升华。为什么,我给大家简单的讲讲道理。
你有时间站在马路边去吹口哨,阻止人们闯红灯吗?你有时间站在大型活动的边上,维护治安吗?你有时间去山里搜集贫困学生,再去找援助者吗?是的,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有工作,不可能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因为人都要生存。
那么,有这么些人愿意去做这些,而他们做的又微不足道,不能突出什么,他们难道不善良,难道吃饱了没事干?不是的,是因为社会需要,如果没有人献血,你再有钱,等你生病了需要这样的血型,你上哪买去?
我认为,嘲笑穷善的人很无知,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更不懂得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社会责任,他自己不去履行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反而嘲笑具备有道德的人。这种人,奢侈的生活着,高傲地生活着,有点名利赶紧就钻,就像一只哈蟆,总是望着天上的白鹅,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是穷人就他一个富有。
中国的一部分人会自食其果,很简单的,你看见一群人打一个人不敢站出来说话,看见一个小偷在车里偷东西不敢发言,看见一个老人倒地不敢扶,同样的道理,你的家人遭遇了车祸,放在手术室也不会有人抢救,你患了生病无钱医治,社会亦不可能伸出援助。
为此,我认为无论富善或是穷善,都是在为自己积德,都是在维护社会道德,人必须有一颗良心,才不枉为人一世。
爱心推荐:
安徽卫视录播:贵州6所贫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