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界“不老实”,专家教授都是书呆子

(2010-03-25 15:05:34)
标签:

杂谈

 

 

天下文章一大抄,学术界也不例外,接二连三的抄袭风云,让被“学术者”教育下的人们恐慌,也让人类恐慌,这些外表像圣人的人,居然用了无耻的手段,得名得利,误育后人。今天,清华大学的教授又被披露,称其早年的学术作品严重的抄袭,学风存在问题。

披露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学风问题”的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两人素不相识,只是学生论文中经常引用《反抗绝望》让他重视了这部书,为此开始研究,结果发现当中有很多疑点,最后认定为抄袭。显然,王教授的认定并不是学术界的认定,北京大学中国文系教授钱理群就为汪教授开脱,称其《反抗绝望》可能确实在引文方面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但这不能简单称之为剽窃。

人的智慧有限,写不出来东西就会借鉴他人

研究鲁迅的人,都被认为是有权威的人,正如现在的医院里的坐诊专家,门诊已经排了几千个号,一年半载的应付病人。这就是权威,研究鲁迅的思想也是一种权威,而且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所以《反抗绝望》能够得到今天的评论,王教授的“话”可能讲得不好,但他的书就是说服大家的证据。

无论教授或是专家,他的智慧都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再想有作为,除非外星人给予了他力量。所以《反抗绝望》当中存在剽窃问题很正常,教授也有黔驴技穷的时候,引用别人的几句话,非常合理。就如王教授后来发表的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难道不摘取汪教授的《反抗绝望》中的文字,加引号了没,没加,那就是剽窃。

专家教授坐在屋子里,能研究出来人类的思想吗?

看习惯了专家们的嘴脸,也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今天你发一篇文章批判我,我明天写一篇文章指责你,来而不往非礼也。特别是用文字说话的人,研究这个的思想,研究那个的作品,再加上自己的心得,学术就出来了。简单的说红学,一本书研究来研究去,有本事多写几本《红楼梦》。可惜,江郎无才,大家只有研究的份,没有创作的份。

医院里的专家们,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检查病人,连手术室都没时间上,他们还知道人的静动脉在哪吗?时代过去了,不是读死书的年代了,大家努力十年写出一篇论文来,别人一分钟在网上发张裸照,就红了。

只有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的人,才知道人民的思想。研究书有用,因为这些书用来教育人,但人更需要思想教育,而不是“死书”教授,让学生们去学专家们剽窃来的学术,无论知识、人品,都会建立于这种“洗脑”的教育上,带给社会的不是人才,而是一帮伪君子。

总结两点:

一,中国的学术存在很多问题

一个大学生曾对我说,平常写的论文都被老师拿去发表了,关系如果不错能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还得感谢老师。我不知道这些教授级别的老师们,知道这些事吗?或者,你们平时有没有拿学生的“论文”发表?

老师拿学生的研究成果当脸面,这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既然教育的内部都是这种现象,剽窃也就不奇怪了。所谓的桌面学术,只能用一句话来说:“有权势之人的股掌产物。”

二,中国的学术也搞帮派

几个人在一起商量,然后决定学术是什么。这是中国人的性格,学术如此,任何东西都如此。通俗一点讲,叫拉帮派。大家注意看,经常露面的都是几个人,和这些人接近的人后来也得到了露面的机会。杂志发表的,总是一些“认识”的面孔。曾和一位杂志编辑在一起吃饭,深有感悟,她是这么说的:“都认识好几年了,下期要发他的稿子,不发不行,上面交待了的。”什么权威,什么学术,什么作品,大家看到了吧,那是权势者的舞台。也有一些人得到展示的机会,那是他们认为要包装一下,在民众面前有说服力。

注:以上文字未引用其它著作,书名和人名,引用于网络。这不是一篇论文,但有可能被说成是论文,毕竟是议论别人的文章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