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假设性投入一亿,证明火车票不可实名制?
(2010-01-28 20:43:02)
标签:
杂谈 |
实名制定票已成传说,返乡人员又开始了漫长的痛苦排队过程,而黄牛们则鼓着腰包穿梭于车站和乘客之间,而铁道部对社会的交待,仅仅是假设性的一亿投入,证明火车票实名制不可实施的说法。 1月27日,《人民日报》披露,如果登录相关网站,旅客可以找到始发站是广州的大量火车票转让信息,而且很多是电话订票已经提示无票的热门线路。《羊城晚报》报道,记者亲身经历了一次“地下交易”,明明电话订票时说票已卖完,可只要把身份证号码报给黄牛,并交上一笔手续费,居然就能在正规窗口取到车票。这只说明一个事实,铁道部只注重收入的利益问题,对于存在的管理漏洞问题根本就是在忽悠观众和乘客,我们也可以假设性的说铁道部真正的在实名制上投资了,就可以解决乘客买票难的问题。
车站工作人员和黄牛是不是穿一条裤衩的兄弟?
铁道部召开多少新闻发布会乘客并不知道,他们只想知道黄牛手中的票到底从哪来的。更让大家想不通的是,这些黄牛居然公开的卖票,就像火车站是他们开的一样,只要有钱就能拿到票。难道黄牛和车站有什么猫腻?如果没有,为什么黄牛就能随便的拿到票,而普通人要排队几天才能够买到票?这一点,不知道铁道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没有说明?
一个人凭一张身份证买一张或两张火车票,售票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特殊仪器记录下身份证,这张身份证就不可再用第二次。那么和原来一个人只能买两张票的区别是很大的,因为这个人可以排队进来买第一次,也可以再排一次队。
铁道部称投入了一亿,是不是全装了这种仪器,结果售票员嫌麻烦都不用是吧?
据一个长期从事票生意的朋友介绍,他们通常白天黑夜都在火车站,并不是向乘客售票,而是排队买票。还有人介绍,定点售票的地方都被他们公关了,要什么票都是提前讲好的,所以大家到售票点去也买不到票。
铁道部一直说黄牛另有渠道,难道是从汽车站拿到的火车票,难道那一张张真的火车票是他们的机器生产出现来的?更荒唐的是,把打击黄牛的责任推给公安部门,貌似铁道部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然后要求得到保护。
民意是调查的,还是几个人说了算?
民意在哪里?是每个火车站向乘客征集的,还是几个人开新闻发布会讲的?还是叫文秘做个PPT出来,把民意的数字放在上面,再做成公示牌对外发布。说要推行实名制的是铁道部,说投资一亿证明实名制不可行的也是铁道部,说黄牛无法打击的还是铁道部。卖票的是铁道部,买票的是乘客,乘客就代表民意,乘客都在冒雨冒雪的排队买票,何来的民意?
回家不管实名制,只管买到票。
什么叫实名制,要回家的人不清楚也不想清楚,他们要知道是能不能买到票,买到哪一天的。铁道部弄出了个实名制,随后又说这种实名制不能控制黄牛,又要增加负担,推行起来很艰难,但对于广大乘客而言,目前买票最难。
一位网友说了,托了好几层关系才买到回家的车票。有关系当然很幸运,那么没关系的人呢,他们得没日没夜的站在寒冷的广场上排队,背着孩子,饿着肚子,排到窗口了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一张身份证又有何用?根本就不可能解决到现实存在的问题。
最终,铁道部的实名制以喜剧收场,但返乡人员买不到票的悲剧,却仍然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