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bmiddle/6129834ct94130df23c55&690
一
今天被冯总“召见”进了办公室,与她进行了一通长谈。推心置腹倒不至于,也因此回顾了近段时间的工作心态,甚至对长期以来的为人处世观反思了一番。
这个时候,与其说冯总是领导上司,倒不如说她更像一个新老师,给我这个“刚入学的新生”作心里疏导。一下午,她主要给我分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学校跟职场的区别,因为我正处于离开校园,进入职场的“转型期”;另一个是爱好跟工作的区别,因为我多次直言不讳,我来东艺很大程度上是喜欢听这里的高品质音乐会还不用买票。这里她说的很多话,我心里都是在走过场,一来很清楚她是站在公司的利益出发,二来很多道理我也明白,没什么能迅速击中我的。
不过,倒是一句很朴实的道理,却成为我这次谈话最大的收获,并不只是对于工作本身,而是它触碰到了我多年来的一个心结。
二
我一直是处于矛盾中的。大多时候很优柔寡断,这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大事小事都要斟酌很长时间,力求权衡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选择,有些事这样做会很谨慎稳重,而有些就显得太患得患失;而有些时候我又表现出很直率,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学电视,学传媒,未来是话语权的掌握者,现在已经憎恨说空话、套话、大话,呈现出80后的典型特质——不易受约束。
所以,这个特点一直体现在我的主持风格当中,并被我带到现在的工作环境里。同事、领导都很亲和,并不像一些水很深的领域,会因为一句不到位的话而招致“杀身之祸”。我依然我行我素,表达观点从不含糊,严谨地捍卫常识。但我清楚我从来是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客观理性的头脑。
可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下,又怎会容忍所谓的“对事不对人”呢,况且,我自称不针对的那个“当事人”,他怎么想?
也许,就是这样,我给人以锋芒毕露的感觉。
三
冯总就谈到了我这个问题。说我很有语言天赋,但是这种说话方式,在职场,并不讨好。
我没有马上接受,也没有马上抵触,而是在心底给自己打了一个问号,留着慢慢用思考来解决。
四
回去的地铁上,我照常拿出《曾国藩》阅读。自从国庆假期回来后,我每天上班的路上就靠读《曾国藩》来打发时间了,当然不只是打发时间,同时也想回首历史,借以检讨现在。我常说我最爱读清史,尤其是晚清史,尽管那布满屈辱,但你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也就是暴露在动乱的时期。那段历史,有助于我更好地去观察现在这个时代。
正读到曾国藩及湘军在江西四处碰壁,心情低落到极致的曾国藩借为过世父亲守孝的机会,逃避眼前这个烂摊子,回湖南老家好好休养调整一番。在这一年半里,他对自己出兵以来种种言行进行深刻地反思。每日以《道德经》为体察自身之明镜,以《庄子》为修炼升华之课本。渐渐地,悟出“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的道理来。
曾国藩在湖南江西官场处处不得志,很大程度上与他强硬、锋芒的性格有关。弹劾清德、弹劾陈启迈,去除了自己的眼中钉,固然痛快,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却得罪了这两个官员的上上下下,又给自己设置了更多的障碍,这样看来,太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也开始明白了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的道理。他明白了,其实也让我明白了,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吗?自己心中的犀利、坚持、锋芒,其实都没有必要让人人都知道,老爸经常说,“关键时候起作用就行”,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五
曾国藩的这一段心里斗争,也折射出我一直以来的心结。其实就像“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这句话一样,前半句不解释,“知其雄,守其雌”,知道自己的阳刚,但也要坚守自己的柔静,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