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新动力新收获
(2024-03-17 17:49:37)| 分类: 教学天地 |
——教研室读书分享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X。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新目标
有句话说得好: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因为坚持,才有信心和勇气,因为坚持,才有力量和底气。因为坚持,才有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才有了干一行钻一行的韧劲,才有了专一行精一行的恒心。因为坚持,我蜕变成了现在的敢于承担,积极上进的我;因为坚持,我品读着《新课标 新课程 新方案》这本书。读后如醍醐灌顶,收获颇丰。
一、转变观念审时度势
义务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在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上特别注重课程体系的“瘦身减重”,避免课程超载,要优化课程结构,重构课程内容,补齐跨学科课程整合这一短板。但不能为统整而统整,只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而未将其运用于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更要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知识与素养,实践与精神,应用和创新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吧。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与载体。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识字来源:路边广告牌,一次书本阅读……这些都是隐藏在孩子周边的生活化的识字途径。以孩子的生活环境为媒介,将语文与生活实践、生活经验相联结,这种学习是一种融知识运用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切忌“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学生没有机会成为探究者,活动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学习无以发生。素养时代课程的实践化强调实践是一种真实性的实践,它需要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经历一系列规范的、有章可循的实践,并且依靠这种实践创设性地解决真实问题。
并且新课程在方式上强化学科实践,促进学生身心一体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我校结合学科特色,促进学生内涵提升,让知行合一贯穿始终,达到想清楚、说明白、写准确、做实在的目标。
基于此,我校为了让每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练就本领,提升素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语文开展了查字典、汉字听写、情境作文、丛书批注、经典诵读等比赛以及课本剧表演、读书节等活动。
(二)数学开展了口算比赛、小讲师比赛等活动。
(三)英语学科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开展了听力、阅读、即兴小练笔、课本剧表演等比赛活动。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的“两张皮”现象,由原来的“知行分离”到现今的“知行合一”,在真实的问题中,找到更加精准的学习方法和路径,实现了知识与方法的碰撞,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牢记教师使命
新课程强调,真正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探究学习。为了实现“源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真正达到学科探究,我校提倡一技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能,在情境中学会书写,提升品位,润泽情怀。
一是书写,提笔即是练字时,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我校学生的名片。语文做到横平竖直,数学圆润饱满,英语美观舒展。
二是两个技能,在生活中练就力所能及的技能。我校把五心教育贯穿始终,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坚毅勇敢的品质。在学习中习得应有的认知技能,学生乐学善学,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会迁移运用和智慧创新。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知晓社会发展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历练能力,学会勇担社会责任,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孟家段第42届“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爱鸟周活动,100多名同学获奖。今年王府一日游,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激发爱家乡、爱国情感。
还有我校开展的读书节、社团、太极拳等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了立德有道,树人无声,夯实了德育根基,培养了学生奋斗精神,启智增慧,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掩卷深思,《新方案 新课标 新征程》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新的理念,新的挑战和新的方向。我们将站在全新的角度,以全新的眼光观察现实,以全新的思维思考现实,聚焦单元整体,构建高效课堂,综合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有突破。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凭着这股精神,凭着这个韧劲,我将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真干实干,在经历中长知识,在苦练中精技能,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三尺讲台上书写教书育人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