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其实是一次次“目送”

(2021-12-27 19:30:59)
标签:

母子情感

分类: 生活感悟

   楼上的 F 医生走了,永远的走了。。。。。。

   记得那天午后,一阵120救护车的呼叫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随着呼叫声的清晰入耳,我不由从窗口探头而望才知是住在楼上的 F 医生被送往医院抢救了,可是没有多少天就传来了她的噩耗。

   我和 F 医生虽然住在同幢楼里,但多年来彼此都没交往。直到有一次在晨练中大家随聊才知我们是同楼的邻居,以后再相遇彼此逐渐有了一些交流。我了解到,她曾是一名内科医生,现在一人独居。儿子自小学业优秀,现在事业有成,已经成家并育有一女。他是三甲医院的年轻开刀医生,医术精湛,工作十分繁忙。平时没有很多时间来探望妈妈,所以 F 医生时常觉得蛮冷清的。

   有一段时间我不见 F 医生晨练了,然而再看见她时只见其一副病怏怏的模样,问之才知道她患了肺癌,还是晚期。患病的那些日子虽然有全天候的保姆陪她进出医院看病及料理她的生活,但她还是有诸多的无奈。随着病情的恶化,她的心情也越来越糟糕。我遇见了总劝她放宽心,慢慢养。有一次见她实在难过,就随意说你要不去儿子家住几天,她噙着泪水摇了摇头。后来听邻居说,她知道自己的余日不多了,曾经和儿子提出想到他家住几天看看孙女,但儿子却以不太方便为由而回绝了妈妈临终前的愿望。

    F 医生带着病痛和遗憾走了。听邻居说,F 医生大殓的那天,儿子在妈妈的尸体面前长跪不起,一声“妈妈,我对不起你啊”的嘶声裂肺哭喊让人悲痛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相信儿子内心的忏悔是真实的而且还是隐藏在心底的痛,但是一切都结束了。

   此事让我不由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想这所谓缘分不仅仅是骨肉相连,还是一世永别。  

   按照过去老传统的说法是“养儿防老”,但现在真成了一种奢望。许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培养成人,到年迈时多多少少有一种无助感和失落感。这是当今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独生子女的弊端。很多时候,有些子女说话办事很少顾及父母的感受,让老人有苦难言。有些子女往往对父母的付出觉得理所当然,而自己对父母的回报却很少考虑。这是一方面父母对儿女的“情感过盈”,另一方面是儿女们对父母的“情感缺失”。而真正做到“情感平衡”很难——我陪你快乐长大,你陪我开心到老。

    作为当今的老人也要想明白,不要把子女当成自己的唯一依靠。生儿育女是为了享受陪他长大的过程,是为了付出与欣赏。倘若想图儿女的回报,那一定是会有失望的。

    真心希望更多的儿女能在父母情感上“适度填仓”,给年迈的父母充值一笔情感的财富。因为若干年以后你的儿女也要长大,“老年人的今天,是中年人的明天,也是青少年的后天”,中华传统孝敬美德理应弘扬光大!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其实是一次次“目送”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其实是一次次“目送”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其实是一次次“目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