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高希希曾赞美陈数说:“陈数是一个天生适合穿旗袍的女人”。
是的,不管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还是《新上海滩》里的方艳芸,把自己裹在一袭精致得体旗袍下的陈数,在眉目间传递出来的神韵与风情,可谓风华绝代。
在她的眉目和口唇间,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奢华情调,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妩媚和精致。
陈数很喜欢旗袍,但是,她并不觉得旗袍仅仅只是一种服装的款式,而是把它做为一种文化来看待。
她说:“旗袍的美不是一张青春的脸庞可以表达的,它需要内在的厚度和生活的积淀去衬托和体现,不能单单从外在形态上寻找外在的旗袍美。”
这个世界上,身材好的女人不在少数,但是,能真正驾驭旗袍,把旗袍穿出优雅和妩媚的女人,都有着高贵的气质与底气。
陈数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是国家一级编剧,母亲擅长乐器演奏,陈数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艺术的芬芳气息。
居芝兰之室,久而自芳,陈数的优雅气质和素养,便是从小在长期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
陈数把旗袍当成一种仪式感,一种体统,为了能更好地演绎旗袍,她曾经跑到上海的老街道去寻找感觉。
她曾经很喜欢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两位穿着旗袍的女性的背影,哪怕只是普通的布旗袍,也依然背脊挺直,身形端方。陈数说:“那个时候的人看上去好有体统,‘体统’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听得到了。其实人的确应该有点规矩。”
陈数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和朋友聚会,哪怕再开心,也一定会在晚上十点半回家休息,绝不熬夜,每天都会坚持做瑜珈,保持身形的轻盈,同时也放松自己的身心。
曾经有媒体采访她时,谈到了“自律”这个话题,陈数说:“一切的选择来自于自己。我可以选择喝大酒、熬大夜,做无谓的社交,而它并不直接关系到我的工作,我认为那是浪费生命。”
这个世间,美丽的女子很多,但是能像陈数这样气质出尘的,并不多见,虽已年过四旬,可她的美丽依然强大,并且更像是一块打磨完美的羊脂玉,经过时光的沉淀而越发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她已经把美丽,活成了一种能力,不仅取悦了自己,更惊艳了他人。
董卿曾说:“如果美丽只是简单地用来做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丽能够转化成一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了。”

宋氏三姐妹中的宋美龄,也是一位的“旗袍夫人”,她一生爱旗袍爱得疯狂,哪怕自己已经老态龙钟,也都一直爱着旗袍。

宋美龄请了一位旗袍师傅,专门为她定制旗袍,并且还经常按照她的要求制作旗袍用以赠送外宾。
在宋美龄看来,旗袍不仅仅只是一件服装,更是一种追求美丽提升自我的一种象征。
由于旗袍贴身设计的要求,所以对女性的身材是有要求的,身材匀称的女性穿起来会更妩媚更有韵味,为了能穿出旗袍的韵味,宋美龄一直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穿旗袍的时候,她一定会选择一双高跟鞋来进行搭配,也会控制自己的饮食,让自己的身材保持在一个最好的状态。
她还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在她上了年纪之后,手脚不灵活,画出的眉毛一高一低,也依旧坚持着妆容,拒绝素面朝天。
据说,就连她的丈夫蒋介石,也极少看到她不化妆的样子。
“美,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活到老美到老的宋美龄,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真正的美人,在骨不在皮,那些为了追求美而不断对自己加以雕琢的女人,才能拥有最美的人生。

朋友小宋,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减掉了十斤,减肥成功后,她发的第一个朋友圈就是:我终于可以再次穿上那条美美的旗袍了。
图片里的她,穿着水墨莲花的旗袍,婷婷玉立,顾盼生姿。为了重新穿上这条她心爱的旗袍,她戒掉了以往所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每天坚持运动,就连最爱吃的甜食也坚决不碰。终于,她的坚持换来了她的美丽。
在微信里,她说:越自律,越美丽。
只要是女人,就会喜欢华美的服饰,而如何诠释一件服饰的美丽,则需要女人们终其一生地去修炼自己,从内心到外貌,从言谈到举止,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灵魂。
如果连一件心爱的服饰,都不能让一位女子变得认真而努力,那么,她就已经失去了对美的追求,也最终将放弃自己。
热爱旗袍的女人,都会拥有变美的能力,她的生活也不会太差。
摘选《简爱格妮斯阅读馆》
附:上海滩老照片
那时候的上海滩是中国与国际最为接轨新潮的一个城市。街道上林立的广告牌,应接不暇,黄包车,人群也是串流不息,非常的繁荣。百乐门舞女穿着真开放。百乐门的舞女小姐,面容姣好,一身丝绸旗袍非常时尚迷人,可见当时的繁华开放程度。
民国时期的电影女明星,也是中国的第一代电影女明星:周旋。长相非常的漂亮,五官精致。放在如今,也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