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民老师
刘建民老师是位资深的摄影记者,担任摄影导报记者以及文汇报、上海老年报、东方城乡报、上海科技报、上海文化社区报、浦东时报等通讯员。屡次参加全国及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摄影比赛并获奖,曾在浦东新区举办2次个人摄影展。为此浦东新区老龄委、浦东新区图书馆专为他的个人摄影展写了这样一段前言:摄影是一项创造美的艺术,摄影是在于寻觅,感知,发现,观察,取舍的同时,还要看摄影人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地理、哲学等方面的素养及悟性。摄影家刘建民在摄影中运用手中的普通相机,和高山对话,与云彩细语,记录下许多美妙的瞬间,和拍到的一幅幅作品浑然一体。他的摄影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讴歌时代,陶冶情操。他以独特的视角礼赞祖国,展示大自然的秀美山川,记录城乡及社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抒发了一个摄影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社区生活的热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建民老师的摄影艺术已经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刘建民老师不仅摄影技术高超,而且写作水平也技高一筹,业余时间还喜欢挥毫书法,在他身上散发出读书人的浓浓书香味。我现在逐渐理解了摄影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必须要有生活的体验、文化的底蕴和美学的视角,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刘建民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满腔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本期博文我特地转载刘建民老师的部分摄影、写作和书法的作品与大家共同分享。
《春天摄影随想》
春天刚刚来临,
我乘坐的旅游车,
已行驶在广袤的广西大地,
透过车窗,穿过旅游点,
每每能观赏到,
路边的怡人景致和南方的名胜风景。
在那自然的画面中,
在明与暗两者相互作用下,
是那样的和谐和融合。
我的心灵深深地被那明和亮所打动,
开始试图像画家那样
去表现色彩的微妙差异
所产生的细腻神韵。
大自然为我提供了一个
有着巨大潜力的世界。
当选定了地点和主题后,
我便耐心等待那理想瞬间出现,
并及时按下快门,
捕捉那永恒的一刹那。
刘建民 作于广西黄姚古镇
2010.3月

冬夜书香
隆冬的深夜,静悄悄的,透过窗外的夜空,一轮模糊的冷月悬在空中,此刻,夜越显得格外的冷,客厅里开着空调加上灯光融融,感到流泻着一缕淡淡的暖意,动听的音乐萦绕耳畔,给这静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
我独自坐在写字台前,随意的看着喜欢的几本杂志。已经很久没有用心细看文字,忽然之间感觉到有些陌生和距离。手里捧着厚厚的书,再边聆听着悠悠旋律,一段段文字渐渐在眼里化成一个个影子,一个故事总在用心细读慢品里,渐于灵魂深处化为一种感悟与回味。心随着文字的节奏而跳跃,文字中的快乐与悲喜,把心绪诱惑与牵引,留下点滴有形的投影,依稀能捕捉到一份心动的轨迹,文字是如此的神奇而富有魅力,一字一言里,总能让人欣赏到一道美丽的景致,这景致更多的是心景。而文字描绘的风景,不仅仅于眼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的感悟与启迪,当文字变成一种享受,哪怕文字是忧伤的或者是痛苦的,也于心灵是一种慰藉与净化……
音乐依然回旋,静夜翻动书页,发出沙沙的声响。隐隐约约中,一缕淡淡的墨香从书册中散发而出,阵阵的清新与幽香,在不知不觉中,我陶醉于文字所构造的故事。留下的回味与感悟,陪伴着无数个静夜中的我。如果说作者是文字风景的构造者,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就是欣赏风景的游者。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朵娇艳而清新的花,不在乎它的花色是红是黄,也不在乎它是玫瑰花或无名小花,只要自己用心欣赏,便能真切地闻到它散发出的清香,一段美丽的文字,也是一杯浓浓的咖啡,与嘴唇相触品味,或苦或甜依然可以当成为一种享受、一份沉醉。
夜静灯明,合上书走进房内,慢慢地斜依于床,让心渐渐的沉静。回味着书中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于此刻仿佛就似一位智慧的先知,心悄然地与我灵魂对话。心绪伴随着夜色漫游,灵魂也仿佛脱离了肉体,自由地追逐于沉沉的夜色中,收获了一身的轻松与惬意。
今夜静悄悄,我却于夜色中无眠……
刘建民





神马不是浮云

化蝶

北方人家

冬韵

蓝天下的雪山多美

我要结婚啦!

云南少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