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08-04 07:53:22)
标签:

人生感悟

分类: 生活感悟

    好几年前,朋友送给我一本挂历,我十分喜欢。这本挂历不同于其他挂历,它没有任何图画和人物,有的是流畅飘逸的书法,白底衬着黑字显得简朴大气。挂历的封面就是一个笔酣墨饱的“家”字,每两个月一张的双月历都是关于描述家的书法。里面的文字让人看了觉得很温馨,心头涌动着一股甜甜地、暖暖地滋味。转眼一年过去,这本挂历没有它的使用功能了,但是我仍不舍得将它丢弃,因为我喜欢这些书法,更喜欢这些文字。于是我将这些文字记录了下来。不知各位朋友喜欢吗?

 

    家是一副磨盘。两片粗糙的圆片石叠放在一起,下面一片固定不动,由驴拉着上面一片一圈又一圈转动,这就是磨。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结成夫妻后就如同两片磨盘叠放在一起,不论你愿意不愿意,时光推着你们转呀转、磨呀磨,周而复始。磨,磨没了个人在家中绝对的个性;磨圆了夫妻双方的棱角;磨光滑了岁月留下的沟沟坎坎;磨就了家的百年和好白头偕老。

 

    家到底是什么?其实不必急于给出定义,描绘就是最好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能够获得最大限度上的精神自由,能够得到最多的支持和帮助,能够在最痛苦、疲倦的时候在这里歇脚,能够在最辉煌的时候拥有更上层楼的动力。家的存在实际上是表明一种稳定,一种精神上和形式上的不离不弃,家庭中间具有那种用血缘和亲情连缀成的爱,而这种爱将持久不变。

 

    一个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家,它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一讲家,大家心里面一定有感受。因为大家都是游子,都是客旅,在美国都是过客。几千里路,离开了什么小村子也罢,离开了北京上海也罢,反正是离家了。离开家了来到美国无论住在什么地方,总是寄人篱下,虽然有吃有住,什么都有,但就不是家。单是个住的地方还不是家。

 

    现代文明越发展,我们对亲情的渴求就越强烈。亲情是我们与生而来的情感,而家是我们维系亲情的绵长的纽带,是天涯游子永远不变的思念。中华民族的子孙遍布世界各地,有谁不想寻根问祖,有谁不想常回家看看。想家——家中有牵挂儿女的母亲热泪涟涟;回家——家中有亲人热切的期盼。回家吧!回来在祖坟前面烧几张冥纸,回来在村豆老树下找回点儿时的记忆,或者像歌中唱的那样,回家——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帮爸爸捶锤后背揉揉肩。

 

    作家张抗抗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去很远的地方。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时,孩子就当上司机而父母则变成了乘客。开车时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违反交通规则。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车子是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


  家是一叶小舟。如把人生比做一条长河,家正如长河中的一叶扁舟。未成年时,你借着父辈之舟遮风避雨。一旦长大,你就得自己另驾一舟驶向烟波浩淼的江河。在你的小舟里,你与相爱的人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下泛舟于绿水青波之上,其乐融融。有时你的小舟也会逆流顶风,人生长河遍布暗礁险滩。你和你的爱人无论谁掌舵谁摇浆,总须同心携手,竭尽全力维系小舟的平衡,扶正前进的航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