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学大师袁尚宝

(2009-07-29 19:45:49)
标签:

相学

行善积德

大师袁尚宝

因果报应

杂谈

分类: 风水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尚宝司名叫袁忠彻,人们称他为袁尚宝。此人善于相术,百灵百验,名满京城。

    当时京中有个王部郎,常常闹病。王部郎请医诊治,总不见效。今日这个病了,明日那个病了,家无宁日。

    这日。袁尚宝上门拜见。一见王部郎面带忧色,便道:老先生面色沉滞,家不宁,不是自家生成,而是外人妨碍,可以趋避。部郎见他说出自己心病,又可以趋避,急忙问趋避之法。

    两人正交谈,这时一个小仆人端着茶盘送茶。尚宝将他看了一看,大惊道:原来如此。

    饮完茶,这个小仆人又接过茶杯端了出去。这时,尚宝才悄悄问部郎:刚才送茶的小童叫什么名字?部郎觉得奇怪反问道:问他怎的。尚宝道:就是他使宅上人不宁的。尚宝又说,老先生难道没有听过过卢马妨主的故事么?部郎这才有些醒悟,说道:如此的话,只好打发他走了。

    部郎将尚宝送了出去,回来对夫人说了刚才的话。女人一听,深信不疑,非要将兴儿赶走不可,部郎无奈,只好把兴儿叫到面前,打发他离开。兴儿一听,大惊失色,问道:小人并没有过错,为何赶小人出去?部郎说道:你没有过错,因为我家中不宁,袁尚宝相道,都是你的缘故,所以打发你出去。以后看情况再说。

   兴儿听说是袁尚宝说的,便知道这儿是呆不成了。但又舍不得离开家主,大哭一场,拜倒在地。部郎也难过,但相信袁尚宝的话,只好硬着心肠打发走了兴儿。

   果然自从兴儿离开以后,部郎家人口平安。部郎全家更加信服袁尚宝所说不妄,相术神通。

   兴儿自从离开王家,在外面没有寻下新的主人,只好在古庙暂且栖身。

   一日,兴儿到茅房大便,只见墙上挂着一个包袱,他取下来一看,只见细细缠了又缠,而且非常沉重。兴儿一见,心中一喜,想道:里面八成是银子。解开一看,果然有包银子。他欢天喜地,背上包袱,准备离开。突然,兴儿象被人拉住一样,停了下来,想道:我命该贫穷,投靠了人家,尚且被平白无故赶了出来,哪有福气受用这些银子?而失主丢了这么多银子,说不定要损失几条人命呢,我虽然贫穷,也不敢做这样缺德事,还是等人来寻,还给他吧。

  想到这儿,兴儿抱着包裹,不敢离开茅房半步。一直等到天黑,还不见人来寻,兴儿放心不下,干脆取了一个席子,铺在茅坑边,枕着包裹睡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只见一人头发蓬乱,双眼红肿,奔进茅房,看见坑边有人睡着,又看一看墙上,哭道“东西不见了,怎能回去。说罢,头在墙上乱撞。兴儿跳起身来,拉住那人,询问缘由。那人哭道:主人托俺带银子去京中办事,昨日来上茅房,银子挂在墙上,走时忘了拿,主人所托没有做,银子却丢了,怎有脸回去,留性命何用?兴儿道:兄台不必害怕,银子小弟拣了,理当奉还。那人止住哭声,问道:银子在哪?兴儿指着草席上的包裹。那人急忙弯腰拾起,看了又笑,笑了又看。

  那人对兴儿说:小哥若肯见还,当以一半致谢。兴儿笑道:若要银子,我昨夜连包裹拿去不就行了。何必受一夜臭气?

  那人见兴儿虽是个小童,说话伶俐,做事慷慨,心中便有些爱他,于是问道:小哥高姓?兴儿答道:我姓郑。那人喜道:俺的主人也姓郑,河间人,世袭指挥。因想升迁,叫俺拿银子来寻路。谁知昨夜丢在这里,幸亏小哥归还。等俺拿银子将事情办妥,同小哥去见俺主人,小哥必然得到好处。

  那人感激兴儿,买酒买肉请他,饮酒中间,他问兴儿来历。兴儿便将投靠王家,因相妨主,被赶了出来,无处安身的苦处说了出来。那人听了,说自己是郑家都管,非常同情他,便带兴儿去河间府谋生。

  此后,兴儿在店里看守行李,都管每日去兵部买人情。有银子自然好办事,不久郑指挥做了巡抚标下的旗鼓官。都管高兴的带兴儿回河间去报喜。

  到得府上,郑指挥得知消息,非常高兴,夸都管能干。都管回答,并非小人之能,一是主人福荫,二是遇到恩人,才有今日。

  都管将丢银又复得的事说了一遍,郑指挥非常感动,要见兴儿。都管急忙到门口把兴儿喊来见主人。兴儿进来便拜,郑指挥连忙也双膝跪地,扶住兴儿。说道:恩人如何行此大礼。

  郑指挥再三邀请,兴儿才坐下。他仔细看了兴儿一会,说道:这不是下贱之相,气量宽宏之相也。

  谈话间,郑指挥得知兴儿也姓郑,便道:老夫六旬无子,请足下做义子,不知意下如何?兴儿一听,连忙推辞,小人是低微之人,怎敢如此。郑指挥说:足下高义,实非常人。

  郑指挥执意恳请,都管一旁劝说,兴儿只得答应,当下拜了四拜认了义父。

  从此,内外都称他郑大舍人,改名郑兴邦。郑指挥收了义子,心中高兴,当即收拾行李,带着义子去蓟州上任。到了蓟州,郑舍人每日有师傅教习武艺,练习骑射。郑指挥见义子非常用功,便把郑兴邦的名字报了上去,做了应悉舍人。

  郑指挥很得巡抚欢心,被举荐调入京营,做了游击将军。郑指挥便携家眷进京,郑舍人自然也进京了。

  郑舍人到了京中,骑在高头大马上,故地重游,想起昔日被逐之事,不禁凄然泪下。

  郑指挥又上下通融,让舍人得了应袭冠带,以指挥的职衔听用。郑舍人昔日为人做牛马,今日以指挥之职往来拜客,出入达官贵族之家,好不气派。

  郑舍人离开京城,到今日再归来,还不到三年,王部郎仍在京中。郑舍人心下思量:人不可忘本。当初被主人赶走,都是袁尚宝信口胡说,并非主人本意,主人待我倒是好的。如今我来到这里,该去见见他。只是怕义父翻出我的本来身份,觉得不雅。这事要跟他商量才是。于是把这个意思对义父说了。游击将军称赞道::贵不忘贱,新不忘旧,乃立身之本。自古以来,多少王公大臣,天子宰相,都出身贫贱之中,大丈夫正该不以贫贱为耻。

  郑舍人听了义父的话,急忙换了衣服,腰系镶金角带,去往王部郎家。

  到了门口,郑舍人对门人说道:请通报一下,应悉听用指挥郑兴邦拜见。门人进去禀报部郎,部郎心里疑惑,此人素不相识,怎来求见?连忙叫道:请进。

  郑舍人一见王部郎便磕头。王部郎赶忙扶住:不是下属,何以行此大礼。郑舍人道:主人难道不记得当年的小仆兴儿么?部郎仔细一看,果然是当年的兴儿。心中大惊,忙问:足下到了这种地位。郑舍人便把过去的事说了一遍,然后说,因不忘昔日主人之恩,特来叩见。

  王部郎这才知道当年的小仆成了应悉指挥,于是请他坐下说话。舍人再三不肯。说道,家主在前,理应侍立。部郎劝道:足下已是朝廷之官,岂能拘于旧礼。舍人不得已,才勉强坐下。

  落座之后,部郎说,足下有如此后贵,也不是舍下当年能留住的。只可恨袁尚宝当年信口开河,使我得罪足下,甚觉惭愧。舍人宽慰道:这也是命中注定,假如当初留在主人身边,就不会认了义父,怎有今日。部郎道:虽然如此,只是袁尚宝相术可笑,可见徒有虚名。二人正在谈论,门人通报尚宝爷求见。部郎一听,拍掌大笑:来的好,正好取笑他一下。回头对舍人说:足下先道里面,扮成过去的样子,等他入座之后,足下依旧来送茶,看他能否认得出来。舍人依言进去换衣。

  一会,听见外面要茶,舍人端着茶盘,恭恭敬敬的来送茶。袁尚宝将人定睛一看,忽然站了起来,惊问道:这位是谁?竟在这里送茶。部郎答道:以前赶走的仆人兴儿。如今无处投身,仍来府上服侍。尚宝道:为何这样骗我?此人日后不要说了,就是眼下说来,应是一位金带武官,哪能是宅上仆人。

  部郎听了,放声大笑:老先生相他妨主,连累家宅人口不宁,难道忘了。尚宝这才想起三年前的事,又把舍人相了一会,也笑道:怪了怪了,以前确实说过这话,只是以前的话没说错,今日的相也没看错。部郎道:这怎么解释?尚宝说,观这位相貌,阴德绞志,若不是救人之命便是还人之物,骨相已变,并非在下相术有误。

  舍人听了,不觉失声叫道:袁爷真是神人。于是把厕所拾金,认了义父,应悉指挥的事,说了一遍。接着说道:今日念主人恩,所以到此。部郎开始只知认义父,不知还有还金之事。方才一听说,肃然起敬。

  舍人换过义父,部郎设宴款待,三人尽还而散。

  后来,郑舍人也做到了游记将军。

  

  古训说:存心无稽,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相逐心灭。古人所言,需多多领悟才是。关于种善因得善果之事,不可不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